中国有几个红衣主教?

段雨琼段雨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目前只有一位; 洪秀全于1851年称“太平天国”以“天王”自称,并采用天主教的礼仪制度,自任“太平天国的皇帝”和“天下的主”,并且把他的封地称之为“天下”(后来改名为“南京”)的所在地定为首都,称为“京师”、“上京城”或“天京”,还为自己加上了“仁福皇太后”的称号,并在宫中设置了“六官”(六位管理宫廷事务的官员),在宫外设立了“八大司”(八位负责处理特定事务的大臣),整个政府机构基本上按照“朝廷”的模式设置。

为了体现自己作为“天子”、“皇帝”的身份,洪秀全不仅穿起了明朝传统的黄龙袍,而且还效仿西方基督教的教主(即天主教所宣扬的耶稣基督),给自己设计了一套带有十字标志的奇特礼服——在红底黄色的龙旗上,用白线绣上一组代表十字的星座图案,这就是太平天国的“圣旨”,洪秀全亲自下诏命人使用金线在象征十字架的四颗星中间的十字位置打一个洞,然后用金线把这个十字连起来,制成“金印”,作为颁布诏书的信物,同时他还给自己设计了带有十字标志的玉玺。

不过这些“圣旨”并没有得到太平天国以外地区的认可,所以这种“颁行天下”的做法其实毫无意义。

凤皓玉凤皓玉优质答主

明朝天启年间,政府为了笼络少数族裔,特意颁布的法令,规定只有满族人考取了进士之后,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继续为朝廷效力,或者回家中承继世职,换言之,就是可以自由选择做官员还是当贵族。

于是就有了郑亲王济尔哈朗做了一辈子的王爷没去做官员的奇特现象。无独有偶,还有一位满人,考取进士之后,也没有做朝廷的官员,他就是礼部进士罗马似。

罗马似是天启年间进士,而且还是在殿试中表现突出的进士,按规定罗马似可以等同于恩科的进士直接补授京职官员。但是罗马似向皇帝提出了一个请求,他要去做天主教的红衣主教。皇帝当然不好违背了“以诚待人” 的祖训,就批准了。

罗马似,又名罗文谟,字文礼,是赫赫有名的努尔哈赤的孙女婿。罗马似本是侍卫,后来参与编纂了《辽史》,其后又任国史院学士等。他“与西士穆经道友善,受知于太宗。”(《清史稿·罗马似传》)。太宗就是后来皇太极。罗文谟任国史院学士时,与当时的西士穆经道结为好友,穆经道正是耶稣会来华传教士。

罗马似于崇祯十年(1637)被推荐受教于穆经道,并于崇德八年(1643)八月受洗加入天主教,赐洗名博太郎(Baptista),意为“受洗者”。入教以后,罗马似更加勤学教义,并为入教而谢绝了各种繁文褥节,在当时受到普遍的称赞,以致“闻之京师,诸臣皆言文谟才勇可用”。当时皇太极正准备南下攻明,遂诏谕罗文谟为后护军统领。罗马似从军随征战,并屡建战功,深得皇太极的宠信。

清军入关以后,罗马似被授予官职后任礼部右侍郎,从二品。顺治十三年四月,清帝敕封罗马似为都讲,成为我国史上第一位政府官员改宗天主教在中国正式受教籍的“王公大臣”,而且还是天主教徒中的都讲级教职人员。

顺治十六年春,法国传教士安多(Antonio de Santa María González)从巴黎耶稣会会院来到清朝京师,与罗马似往来密切,探讨神学和哲学等问题,并开始在安多的指导下研习拉丁文和法文。

顺治十七年(1660)七月,皇太极追封三代的长子高巴拜为饶余亲王后,罗马似又升“袭封饶余郡王”、“总管内务府事”、兼掌镶白旗教习骑射大臣、兵部尚书衔。罗马似身为王公大臣,但仍不忘研习教业,又向另一位来华传教士卜弥格(Jan GasparDobr?evski)学习天文历法和医学,并与耶稣会士樊守义共襄“崇文馆”。

顺治十八年(1661)六月,罗马似被朝廷授平南将军,命为靖南王耿继茂副将,同讨平南王尚可喜征平南将军李率泰,出师往剿广西吴金鼎。康熙二年(1663)正月,广西大定后,罗马似被命为靖南王继茂正军,率兵镇守,又升任议政大臣,兼镶红旗副都统。是年,康熙两次召见罗马似,均垂问教务甚详,并允其“暂还乡”。

康熙四年春,罗文谟由广东返京,晋爵为郡王。康熙六年三月,罗文谟再次被派往广州,奉钦差大臣博洛节制,经略云南;次年,罗文谟“坐事镌爵”,削去郡王,仍为“总管内务府”。之后,罗文谟曾多次晋见康熙帝,又“蒙圣渥赐冠服、鞍马”。

康熙八年春,罗文谟将南下归途中所作的《岭南纪行诗》169首进呈康熙帝。《岭南纪行诗》反映了清政权稳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