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尧五行属什么?
首先明确一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基本元素的运行变化和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而“八卦”则是由阴阳两个符号组成的八种状态,用来表示自然界中的八种基本现象(阴盛阳微为坤)。两者并不是一个系统的内容。 然后来谈一谈对“姓名学”的理解。所谓“姓名”,无非是由姓与名两个部分组成,先秦时期,人的姓氏有别,姓表明血缘亲属关系,氏则表明居地;秦统一中国后,废姓立氏,姓不再代表血统的意义,而是成为某一宗室家族的代号;汉代实行郡县制,人民迁徙流动性加大,姓氏逐渐合流;到了明代,人们已普遍以姓为氏。
从姓的起源我们很难找到一种统一的解释方式。《说文解字》认为:“姓,生也,从女,生於母体之中。”段玉裁注称:“姓之义当取诸此。”也就是说姓的原意是指人自母亲那里获得的特质。清人俞樾在《群经平议·周礼》一文中引用了这段文字并进一步指出“姓者,人所生也……故即以其所生为姓”。可见,姓最初是作为女性生殖器的象征而被使用于人类社会;同时,由于姓氏的最初来源难以查证,后人又往往以姓作为氏的来源之一。
关于名的起源,古人认为“因生以赐姓,列爵以命名”(《左传·隐公元年》),也就是基于出生这一事实给予姓氏,而爵位则作为名的附庸出现。明代学者张履祥在《补注荀子·正名》中说:“名也者,莫不有形质者也。”清代学者马骕在《绎史》卷一引用了同样意思的话:“形也者,名为状貌之称。”可见古人所说的“形”和“貌”其实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名字”。
基于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我们可以给“姓”“名”下一个更为准确的定义:姓,是源自母系血脉传递的标志;名,是一个人作为个体被识别的标志。 在古代中国社会,因为姓承载了太多的社会学内容,因此同姓并不一定意味着具有相同的血统,也可能是同一姓族内的异姓。而在今天,姓的概念早已淡化,成为一个单纯的语言学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