鐸字五行属什么?
鐸在汉字中属于象形文字,金文中有「鐸」字,小篆中則將「鐸」字左右對稱,形成今天的字形。 漢字五行的分類方式與現代化學的五行相關係不大。古人認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火,火克土,土克水,水克金。「鐸」字屬金,而五行中金又有相生、相克之分。古文中,有很多字具有多種五行属性,需依上下文判定它們的真實含义。如「鍾」字的金文作「鍾」,象鐘形,屬金;小篆作「鍾」,左右旁加三点水,屬水。這是因為鐘鼓一類的乐器用銅鑄成,有金屬之質,但又須用水來潤濕,才能發聲。所以「鐘」字按五行說屬金又屬水。
我國古代建築常見的瓦當上刻有簡化的文字,用以標誌修建時辰和修建地。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六千年前的陶器上,有筆墨塗抹的構圖繁瑣的字跡,被斷定是原始社會部落名稱和地理界線的標記。歷史學者從中分析出240個單字,其構思和結體均近似甲骨文。這些文字是研究我國文字起源的重要材料。一九八六年山西夏縣西侯度文化遺址發現了大约五十萬年以前的石葉,上面有複雜的刻劃符号,或認為與後來的甲骨文、金文等有相承關係。因此可以推知,至少在五十萬年前,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就已有文字及書寫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