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代表什么生肖?
七这个数字在古代有着特殊的含义,它是人类数字中的终结者,代表着圆满。 《周礼·春官宗伯》记载“以七出之条弃妻”。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余一不用,此所谓“大衍之数”或“天一元数”。古代将大衍之数与天干、地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用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比如《汉书》中有这样一条记载“武帝建元元年正月辛亥朔日食。”这里的辛即是十一,亥便是猪,整个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是汉武帝在位的第一年正月初一是猪日,正对应着农历的初一。再如东汉末年,建安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的黎明,有人看到天上出现了日食的现象,史书对此事的记载是“建安二十五年正月庚子,晨见食;午,全无光。”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知当时的人们在冬至后第206天早上看到了日食,而到了中午便彻底消失了。这正符合我们现在使用的公历(即阳历)的时间标记。
古人通过对大衍之数的研究发现了它的另一个特点,凡是被7整除的日子必定是农历月的最后一天!于是农历的最后一天就被赋予了一个特别称谓——“晦”。《尔雅·释昼》中写到“朔旦大寒。”“晦,月初晦。”其中的“晦”均指月底最后一天的晚上。所以“七”就代表着结束和圆满,这也是“七”能够作为宗教符号的原因所在。 当然,如果仅仅依靠这些知识还不能够充分解释“七”为何能够成为代表上帝的符号,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另外一件事——夏商周三代的祭日仪式。
据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上古时期的祭日仪式是这样的:“祭日于坛,天子祀焉。”也就是说在天坛上只有太阳光可以照耀的地方筑起了高高的土台,天子就在此地祭祀太阳神。但到了周代这种祭祀的方式发生了明显改变,《礼记·檀弓下》有这样一句描述“天子祭日于南郊……”。原来从周开始天子祭日的地方迁移到了城南。
为什么周代要劳师动众地把祭坛搬到城南呢?这是因为周人把太阳神当成了自己的祖先!据传周文王的母亲太姒梦见自己站在高大的台阶上,旁边站着一位穿着华丽的长者,她询问这位老人的身份,老人告诉她自己是日落之神。此后,文王的祖父将这座台阶命名为“步阳”。到了周代,人们把“步阳”移到了城南,并建立了高大的祠庙来祭祀太阳神。
周代已经用“七”来代替太阳神了。因为根据《周礼》中记载,凡国君大夫有祭祀的任务都必须使用“七”这个数值。例如,为国君准备祭祀用的牛只有七尺长的称为“肥牛”;为卿大夫准备的牛只有七尺二寸长的才能参加祭祀;为士准备的牛只要七尺一寸长就可以用于祭祀了……既然祭祀所用的牛都要按照“七”这个标准来挑选,那么象征天子身份的祝史就更不能例外了。据《周礼》载:“大宗伯……主祀神,兼建国之法。”郑玄注:“神谓日月也。”
因此我们可以说“七”这个数在周代已经与天子的祭祀密切相干了。 那它和上帝还有没有联系呢?我认为也是有的。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看《山海经·大荒西经》那段有关帝俊的记载吧。虽然这段记载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我们仍然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来问问作者:你是如何知道五方天帝分别拥有七座神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