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如何中国建厂?
其实这个事挺有意思,因为国内有大量的电动车品牌和造车新势力都想挤进汽车生产制造这一行,但大部分都倒在了起跑线上,甚至还有的连壳都没摸到就直接注销了账号。而特斯拉作为行业老大哥,却在中国吃了哑巴亏,你说可笑不可笑?
首先我们来看下特斯拉在国内投资的几个项目: 1、上海工厂:由特斯拉自己建设 2、超级充电桩:主要依托于国网电力落地推广(合作建设) 三元里充电站:投资建设
4、数据中心:在建,落户贵州 5、二手车出口基地:拟在广州投资 6、电池研发中心:落户广州 从这些投资项目可以看出,特斯拉是在认真布局我国市场的,而且投入的资金体量都不小,尤其是上海工厂这个项目,虽然目前看是亏本的,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有利于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加速产品交付速度,提升市场占有率,是一项长期且有益的投入。
我们再来看看此前想进入汽车行业却没有成功的新势力们: 拜腾:没钱付工资,被迫关停 赛博坦克:资金缺口大,宣布停止开发 新特汽车:被投诉拖欠贷款,法院发出限制消费令 博郡汽车:员工维权,申请劳动仲裁 前途汽车:拖欠工资,员工集体维权 赛力斯:销量持续下滑,负债率高居不下 奇点汽车:线下门店关闭,资金链断裂
可以说从已经落成的工厂看到正在建设的超级充电站再到即将量产的Model Y,无一不透露着特斯拉在中国市场深耕的决心;反观已经倒下的或者即将倒下的新势力们,无不是在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在产品端毫无建树就高喊要干掉特斯拉。
如果单从造车的维度来评价这些新入局的汽车品牌,我认为有一半以上的可能性会倒下,剩下的一部分即使不死也会沦为三流品牌,最后只剩下特斯拉一家独大。 因为中国是全世界工业体系最健全的国家之一,任何一块零部件只要有充足的市场需求,就可以聚集起庞大的产业梯队。
以锂电池为例,目前国内已经形成了锂矿开采——锂盐冶炼——锂电池——光伏/风电/储能应用完整的产业链,特斯拉如果想自产电池完全可以找到供应商,但价格和成本必然要高于国外,品质也可能无法保证,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无法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与其花费时间和金钱去自建供应链,还不如把钱分给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大家互利共赢,共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