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如何来的?

候博霖候博霖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十二辰”的概念首先来自古埃及,后来传入欧洲和亚洲,而中国的十二生肖则来自古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500年至前300年之间在今阿富汗境内克什米尔地区流行的《百喻经》(又名《妙法莲华经》)中有载;也有记载称来源于古希腊。 当然这些都只是来源之一,还有说是商朝由甲骨文所记载,或者周朝开始沿用;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也只能算是“传说”了。

至于为什么是12个而不是13个或者其他数目?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观点认为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干支计时法(即把一日分成12个时段,每段12小时,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每一个时辰为一个干支名称),这种计时法与西方的公历不同,没有考虑星期天问题,所以每个月都是30或31天,每年12个月加起来就是12×12=144,正好是12生肖一轮的数目。这似乎表明生肖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以及历法有关。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跟宗教有关——在古代西方人看来,一年有12个月(其实现在公历也是这么规定的),一个月有4个星期,一个星期有7天,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在他们看来,地球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因此每天经过同一星座的时间就会逐渐延迟,相当于时间被压缩了,每小时流逝的时间比原来少。为了调和这个问题,他们就设置了7座信仰之塔来减缓行星的运行速度,每一座塔代表一个星期,每天黄昏时的同一时刻祈祷一次。

如果按这种说法,动物们的动作实际上是被加速了,它们看起来像是没动,但实际上已经绕着星球运行了一整圈。到了正午的时候,它们应该回到原位,但实际不是。正午的时候,太阳位置最高,正是白羊座起点的时候,然而此时公羊已跑完了一个循环,进入了金牛座。这就是“早开的花朵儿”,也就是“寅卯时”。接着下一轮又重新开始了。。。这样虽然能解释为何每年立春之后时间过得更快,但是没能解决每月月初的问题。

于是人们又添加了一种新的观念——“月相”,月相的变化确实可以造成每日黎明和中午时间的差异,而每月月初和月末的日子又被加入了“农历”中作为“朔望”计算。不过农历中的闰月依然很难自圆其说,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不管怎么样,十二生肖确实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比如日月星辰、动物的习性等等)得出的一套关于纪年的系统。

沈蔚祯沈蔚祯优质答主

生肖起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属相的崇拜和生肖纪年的习惯做法。生肖纪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在中国天文历象中,天体的位置以十二等份为“十二次”。人们在观察太阳周年运动时,将黄道分为十二次。这十二次与天体的十二星次相配,成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辰的“十二支”或称“十二辰”。十二种动物与十二地支相对应,以十二种动物纪年,被称为生肖,也叫属相。

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古往今来留下了大量描绘生肖形象和象征意义的诗句、春联、绘画、书画和民间工艺作品。每一种生肖动物都以自己的特有属性,承载着中华民族传统的吉祥文化,构成了中国生肖文化的特色。中国生肖年画历史悠久。十二生肖年画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如画鼠叼谷仓,象征仓满谷丰,象征吉庆有余。鼠在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一。生肖年画是人民对新年和吉庆文化的美好向往和情感寄托。

关于十二生肖的起源 ,历史学家认为在距今7000年以上的 mast 陶器上就已经出现了对马的图腾,还有对龙的图腾柱。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已出现亥、豕、辰、龙、犬等的象形文字。从这些古文字演变到今日的生肖文字,已有3500年~4000年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