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如何来的?
“十二辰”的概念首先来自古埃及,后来传入欧洲和亚洲,而中国的十二生肖则来自古印度河流域,约公元前500年至前300年之间在今阿富汗境内克什米尔地区流行的《百喻经》(又名《妙法莲华经》)中有载;也有记载称来源于古希腊。 当然这些都只是来源之一,还有说是商朝由甲骨文所记载,或者周朝开始沿用;不过这些说法都缺乏足够的证据,所以也只能算是“传说”了。
至于为什么是12个而不是13个或者其他数目?原因也是众说纷纭。有一种比较有趣的观点认为是因为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干支计时法(即把一日分成12个时段,每段12小时,从子时开始到亥时结束,每一个时辰为一个干支名称),这种计时法与西方的公历不同,没有考虑星期天问题,所以每个月都是30或31天,每年12个月加起来就是12×12=144,正好是12生肖一轮的数目。这似乎表明生肖与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以及历法有关。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跟宗教有关——在古代西方人看来,一年有12个月(其实现在公历也是这么规定的),一个月有4个星期,一个星期有7天,一天24小时分为12个时辰。而在他们看来,地球是在一个圆形轨道上运行的,因此每天经过同一星座的时间就会逐渐延迟,相当于时间被压缩了,每小时流逝的时间比原来少。为了调和这个问题,他们就设置了7座信仰之塔来减缓行星的运行速度,每一座塔代表一个星期,每天黄昏时的同一时刻祈祷一次。
如果按这种说法,动物们的动作实际上是被加速了,它们看起来像是没动,但实际上已经绕着星球运行了一整圈。到了正午的时候,它们应该回到原位,但实际不是。正午的时候,太阳位置最高,正是白羊座起点的时候,然而此时公羊已跑完了一个循环,进入了金牛座。这就是“早开的花朵儿”,也就是“寅卯时”。接着下一轮又重新开始了。。。这样虽然能解释为何每年立春之后时间过得更快,但是没能解决每月月初的问题。
于是人们又添加了一种新的观念——“月相”,月相的变化确实可以造成每日黎明和中午时间的差异,而每月月初和月末的日子又被加入了“农历”中作为“朔望”计算。不过农历中的闰月依然很难自圆其说,这里就不多说了。总之不管怎么样,十二生肖确实是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比如日月星辰、动物的习性等等)得出的一套关于纪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