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5是属什么?
五行的“行”,有“道路”“运行”等含义,这里指的五行之气,就像走路一样,是有迹可循的,即“有路可行”。这个“路”,就是指五种元素组成的循环系统。 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构成的,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不断运动,形成了一个大周天,即“五行”。这就是“五行”的由来。后世称五行学说是“象数之学”。
金木水火土中“水”的特性是什么? 《尚书·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润下”的意思就是要滋润向下流动。据此,“水的特性”就是“滋润向下流动的”,简言之,就是“润下”。
那么火的特性呢? 《洪范》中有“润下作咸”的句子,意思是说,“润泽下降”,就能产生“咸”的味道(味)。因此火的特性之一就是“暖而咸”。
木、火、土、金、水是五种不同的元素。他们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着。五行所概括的五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是构成宇宙万物的要素。五行学说以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特性及其规律来归类、阐释和论证自然界诸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将宇宙万物分为五类,并以此五类元素及其运动变化规律来阐释世界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及相互制约关系。五行5是土。
中医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生成的,这五种物质即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要素,即构成各种事物的本始物质。该学说把世界万事万物分为五类,同时把人体的脏腑和经络也分为五类,五脏和自然界五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关关系。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外应着自然的种种变化。当外界因素发生异常现象时,其在人体内必然要有所反应。
五行相生的顺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的顺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