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属五行什么?

蒋辰煜蒋辰煜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农历九月,白露至寒露。白露期间,昼夜温差开始加大,气温逐渐下降;而寒露时节,霜染红叶,秋水莹莹。所以,白露是天气开始变凉的象征,寒露则是标志进入深秋节气。 在古人看来,从白露到寒露这段时间,正是金气始盛的时期。《黄帝内经·素问》中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金”是指秋天主气的肃杀、刚健之气,也是万物收获的能量来源之一。

中医理论中,人体的经脉与自然界相对应,有“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等十二条经脉分布,而“足少阴肾经、足太阳膀胱经”等十六条经脉则分布在人体后部。在一年之中,这些经络同样具有阴阳、刚柔的变化规律——春夏季阳气旺盛之时,经络的运行偏于阳、主升发;秋冬季阴气旺盛,经络的运行则偏于阴、沉降。

随着白露、寒露节气的到来,金秋九月,金旺之气渐盛,人体的经络也随之由夏天的开合、升发,转变为秋天的收敛、沉降。这种变化直接影响了人体的精神情志状况。 首先,经络运行变化导致肺气升降功能减弱。中医认为,肺主皮毛,开窍于鼻。外界环境中的风、寒、湿、热等邪气,首先侵犯鼻子,然后侵害肺部,导致呼吸功能的减弱。其次,肺气下降,还会影响全身的气机运转。《灵枢·本脏》中说:“肺大则气盛;肺小则气陷。”意思是说,肺的功能强,气机通畅,精神饱满;反之,则会情绪低落。

第二,秋分节气过后,昼夜时间相差无几,正午太阳高度逐渐降低。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阴阳平衡、寒热相当的环境之中,人的情绪很容易出现波动。

第三,秋季与五脏之中的肺密切相关,而脑为髓海所在,大脑是通过督脉(即脊椎中最长的经脉)和足太阳膀胱经进行氧气和营养供给的。如果肺功能减弱,对氧气的摄取能力变差,那么对脑的供血供氧就会受到影响,人就容易产生疲乏无力、精神萎靡的状况。 白露至寒露,这个从秋季到冬季过渡的关键阶段,无论是自然界的养生还是人体自身的调养,都是需要格外注意的。

戈格婧戈格婧优质答主

一年有四季,二十四个节气,十个天干配十二个地支,合共六十花甲,每年用一个干支来代表,周而复始,循环不缀。

根据甲子,乙丑……等六十循环干支命名各月,即孟春正月为甲寅月,仲春二月为乙卯月,季春三月为丙辰月……以此类推,十二个月配以六十干支,年年如此,月月如此,循环不已。这便是传统阴阳月令。

“六气始于甲而终于癸。”

此论出于《素问气交变大论》,由于六气为风,寒,暑,湿,燥,热。它们都是地球气候现象,是人类共同客观规律,因此,不随时间前后而变,也不会因人而异,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年中,每月的初一到十五主气,十六到月末为客气,气交即主气客气之交。因地球公转而造成月有主气,有客气。因为月有气交,年有变化,故曰气交变大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