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指哪个生肖?

奚汉诚奚汉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子鼠,子为阴为水,阴属妇阴,所以用“子”代表女性。 “騷”字是个形声字,由“艹”和“骚”组成 下面解说一下“艸”字头,在甲骨文中这个“艸”的写法如下: 金文中小篆中的“艸”字,小篆多用来形容花草树木等植物,所以字形有了明显的变化,变成“屮”上面加“又”了。 《說文解字·艸部》:“艸,卉也。从三屮。象形。”段玉裁注:“凡言艸、草、卉者,皆谓此草。” 而“騷”字的本义就是形容香草(包括艾草)的味道,因此“蕭”字中带有表示香味之意的“香”字旁。 从金文到小篆“萧”的字形发展如下: 所以,从文字学家们分析的字形上看,“蕭”“騷”“蒿”三个古文字形体上都有“艸”字头且都含有“艸”的意思。但“蕭”是形容草木茂盛,而“騷”则特指一种香草的味道,至于“蒿”字,其实是由“高”字假借来表示“蒿”的植物名称来的。

现在来看第二个问题,“騷”特指哪种香草呢? 我认为“騷”所指的是艾草,原因如下: 首先,屈原的《離騷》中有“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的句子,这里的“江蓠”“芷”“秋兰”都是指的艾草; 其次,东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说:“香草,喻忠臣贤士。”“艾”的意思是“治,理”,引申为“治理天下”,“蒿”指“乱,恶”,也就是说屈原以“芳香馥郁的艾草比喻自己品行高尚,以逆鳞、比干、椒兰自喻”;

其三,宋朝罗泌《路史·释天》云:“午,夏祝曰:蕤宾。礼,五月五日为浴兰节。俗谓之洗粽池。《屈原传》曰:‘辰戌丑未四维,皆土,所以立阴阳也。’《周礼》所谓‘仲夏之日,祭夏至祀’是也。”“蕤宾”就是农历五月五天干的第五天,也就是端午这天。古人过端午节有祭祀、沐浴更衣、挂艾叶菖蒲、喝雄黄酒等习俗,而其中最重要的活动就是祭祀。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七•驾回大庆圣节》条目载:“车驾前导至奉圣园,殿宇宏丽。……御道两侧,朱旗二千。每一旗立一坛,各设一坛,以花枝插架,如屏风样。每坛方六尺,深四尺;上供瓜果酒脯之类;两旁列鼓乐。”而在这些旗帜上最有特色的莫过于“菖蒲”和“艾条”了! 我认为“騷”就是指艾草,也就是《離騷》所要歌颂的对象。

耿宝兰耿宝兰优质答主

属兔人为解“元”字的象形之谜,费了不少心思,但最后还是把目光定在了“龟”与“人”这两个字上。龟长寿,于是就把“元”字说成了“长寿”;人和“一”,就把元说成了人之初的意思,即新初之义。其实,“元”字应该从其象形之意,解为原始的歌舞形式更为确切。

“元”字是“猿”字的本字。“元”字的篆文就是猿猴的象形字,其头、手、足、尾历历可辨。许慎的《说文解字》:“元,首也”,也是说的这个意思。在上古时代,猿是和人类生活在一起的,两者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原始时代,人类和猿类共同在山林旷野中生存,食物来源严重不足,因此,人类不但要和其它猛兽争斗,还要与猿类争食。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中,人类逐渐发现猿类不但善于模仿,而且还具有歌舞的本能。有史料记载和考古证明,远古人类已经开始模仿猿类歌舞了,如羌族的“竹王说”:“竹王”就是被洪水冲走后浮在竹上的三只猿。后来有三位猎人追猎到此,被“竹王”所跳的舞步和发出的欢叫声吸引,便模仿着舞蹈。这个记载就是猿舞的最好注释。

“元”本为人猴共处的象形字,后来人们才分开新字“猿”来单独使用,这就是“元”字的衍变过程,也是“元宵”一词与属兔人有关的最好解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