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吃药有副作用吗?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副作用的大小是因人而异的,不能一概而论。 目前用于治疗痛经的药物主要包括两种:口服避孕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其中,口服避孕药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左炔诺孕酮片和复方炔雌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则有双氯芬酸钠、布洛芬等。
这两种药治疗痛经的原理各不相同: 口服避孕药通过抑制排卵及阻止子宫内膜增生而起到治疗作用。一般建议在月经第5天开始服药,连服21天(一盒)停药后等待月经来潮。
非甾体抗炎药主要通过作用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从而调节月经周期,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在月经来潮的第2~3天才可服用这种药。 虽然药物均有副作用,但一般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并注意监测不良反应,都是安全的。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失眠、乏力、体重增加或减轻等等。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无论是口服避孕药还是非甾体抗炎药,都不可以长期服用。因为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能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子宫内膜损伤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服药期间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查明原因。
大多数痛经的女性多数会采用服用止痛药物缓解痛苦,殊不知长期服用止痛药却容易造成胃肠道的损伤,引起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特别是对胃肠本身就有疾患的女士应尽量避免口服止痛药。其实,痛经可防可治,中医中药或中医针灸在治疗痛经方面有十分显著的疗效。
不少女性朋友把月经痛看作是正常的而习以为常,其实,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已把痛经定为疾病,临床研究表明约有70%的女性朋友存在痛经现象,且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一般建议当出现痛经现象时不要立即口服止痛药,可采用热敷等物理疗法以缓解疼痛。如果痛经症状比较严重者建议尽早到医院接受治疗。
中医认为痛经的病机主要是冲任、胞宫气血阻滞不通或失于濡养,因此引起经期疼痛导致气机阻滞,瘀血内生,则疼痛加剧。治疗上应以疏通经络、调畅气机、调理冲任、补泻诸法为主。
中医专家强调,一般痛经女性大多数属于气滞血瘀或寒湿凝滞的实症,治疗原则应以通为主,疏通经络、调畅气机,行气化瘀、散寒止痛,通过针灸的针刺手法及艾灸的温热刺激能直接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从而达到治疗痛经的目的,且无任何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