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还会是暖冬吗?
需要明确一个事实来分析问题——“冬”是什么? “冬”是一个气象学名词,表示的是我国温度分布的5个区间之一,也就是温度低于平均水平的时期。这个时期从立冬开始至春分结束,每年时长不同(约3个月)。因此“暖冬”与“冷冬”的概念并非指冬季的温度高或低,而是指冬季某段期间内(农历小雪到大寒、公历12月至2月)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的温差大小——温差越大,天气越冷,反之亦然。
其次,分析近年来气温数据。 中国气象学会曾对近30年中国区域气温异常事件进行识别及分类,发现我国气候存在6类主要异常型,其中一类就是「暖冬」,二类是「倒春寒」,三类是「早春」,四类是「迟夏」,五类是「夏秋高温」,六类是「冷冬」。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近几年来全国大多数地区气温都位于正偏差区间,即超过平均值的情况,其中2014年和2017年出现的极端高温事件属于特例,而2015年和2016年年份整体处于偏高水平,说明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大部分地区确实处于温增的趋势中。 但是,请注意!2015年和2016年的平均气温高于常年值,并不代表着没有出现「冷冬」,也不代表「暖冬」没有发生。在气象上有一个「临界值」的概念,当某个年度极端低温出现在除夕或者正月里,而其他时间又出现大量高温,这种「前面冷、后面热」的状况,就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暖冬」——「温度偏高,但有'静稳天气',雾霾频发」。
最后,预测未来。 目前全球变暖是大趋势,据中科院大气所研究员张仁定估计,到2100年我国平均气温可能比现在上升1.5℃左右。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完全确认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时间表,但各国已经达成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减排共识,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控制升温幅度在全球水平之上的中国,必然会在能源转型和经济转型方面遭遇挑战,这也意味着「偏暖」将成为下一个十年乃至更久时期的天气基调。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影响气温的因素很多,并不是温室气体增加一定数值就会引起温度上升,这其中还存在反馈机制的问题。而且,我们谈论的平均气温升高是相对于长期平均值而言的,对于某个年份来说,也有可能发生「低温」事件。例如,2018年1月我国发生了「暖冬」过后「倒春寒」的现象,东北出现了历史同期极低的温度,河北、河南等地也遭受了严重的冻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