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算江浙沪吗?
这个问题乍一看很无厘头,但是仔细一想,好像还真的有点意思。西安在历史上曾经长期是黄河流域的行政中心,甚至曾经当过短暂的首都,那会儿上海还没有开埠呢。所以,从历史上看,西安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点的资格称江浙沪为后辈。但是,到了现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陕西省会搬去了西安,而上海等省市经济发展飞速,成了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那么,西安还配叫江浙沪后辈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就涉及到一个经济发展水平如何衡量的问题。事实上,国内除了地区生产总值这一项重要的衡量指标外,还拥有包括人均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等一系列可供参照的衡量指标。如果从人均总产地生产总值这一项最科学的指标来看,2017年江浙沪人均生产总值分别为116798元、116332元、115256元,如果强行要把这三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话,似乎都有点勉为其难。
西安2017年的人均生产总值为95730元,如果按此数据计算,那么西安是远高于上海、浙江、江苏,但是,考虑到上海具有极为特殊的作用,若此数据以西安为基准进行比较的话,那么其70.5%的比例显然也是偏高的。而且,若西安人均生产总值与北京进行比较的话,西安仅为北京75.4%。
其实,从其他一些数据指标来看,西安与江浙沪的差距一目了然。以2017年数据为例,上海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8825元,比西安(37863元)几乎翻一番;上海每百户居民汽车拥有量为72.4辆,人均住房面积为24.3㎡,而西安分别为26.8辆(全国第20位)、52.2㎡(全国第21位)。
从以上这些数据基本可以认定,现在的西安还根本不具备跟上海、浙江、江苏并举的经济地位。如果这么比看上去西安似乎太差劲了,但是,如果以全国范围来看,实际上,现在西安的表现已经相当不错。
以2017年数据为例,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经济增长7%,位居第6位;在5个国家级计划单列市(深圳、大连、青岛、宁波、厦门)中,西安经济增长8.2%,排名第3位。如果从其他一些人均数据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以2017全国83.8万万元人均生产总值来换算,88519元/人,也就是说,西安37863元/人的人均生产总值,只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274.6%,若把西安视作与上海、浙江、江苏媲美的发达地区,按照以上人均数据比例来计算的话,西安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425.6%。
如果把以上人均方面的差距折合成总量方面,差距就更为明显了。以2017年数据为例,若以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平均各项数据来计算,那么,西安人均生产总值需要达到51662元,才算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即现有人均生产总值37863元/人还需增加13799元/人。
把以上各项数据加以综合来看,现在的西安与上海、浙江、江苏三地的差距可谓相当之巨大。尽管,2017年,西安生产总值达到7443.95亿元,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8位,但是,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排第13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第12位。所以,总的来看,西安还未达到可以媲美上海、浙江、江苏的高度,即便政府口号喊得再响亮,各种项目搞得再轰轰烈烈,但是,这些数据总是冷冰冰的,是不可掩盖的。
点评:2017年,上海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6798元,全国平均水平48859元的116.8%。天津69537元,为48859元的137.9%。苏州51145元,为48859元的104.4%。杭州48081元,为48859元的95.7%。南京47870元,为48859元的97.7%。
2017年,广东省11个城市中,只有深圳、东莞人均生产总值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深圳人均生产总值为50675元,为48859元的103%。东莞49681元,为48859元的102.5%。其余城市人均生产总值均低于48859元。
2017年,辽宁省14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人均生产总值低于48859元。沈阳市36161元,为48859元的74.6%。大连市36048元,为48859元的73.6%。营口市34605元,为48859元的70.8%。辽阳市33876元,为48859元的70.2%。铁岭市30849元,为48859元的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