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字的五行属什么?
“泽”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多义词,它可以做动词也可以做名词来使用。 例如《诗经·郑风·溱洧》中有一句诗“士与女,洵訏且乐”,“洵”的意思是实在、的确;“訏”是盛大。全句的意思就是男女青年们真是高兴极了。这句诗中的“洵訏”就用了“洵”的本义和“訏”的本义。 在古代汉语当中,这个词用作动词的时候意思为润湿,可以理解为雨水降落的样子或者像雨一样流淌着的水的样子。 这个词用作名词的时候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水泽,也就是有水草生长的地方或沼泽地;另一个意思是恩泽,君主对臣下的恩惠。现在“泽”作为名词的义项还保留着,不过它已经很少用来表示第一义项了。
我们来看下面两例例句: (1)《书·盘庚上》:“若济巨川,犯义必行。”金文作“”。(《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史书,相传由孔子编定)此句意为如果渡过宽阔的大河要坐船才行,违背法度的行为一定要执行。
(2)《后汉书·王允传》:“夫君之待臣,犹臣之待君也……今不抚厚臣之忠,而怀狐疑之意,所谓亲以疏相待也。”此处的意思是君主对待臣子就像臣子对待君主一样,不能猜忌怀疑。 如果把这两个句子放在一起看的话,我们会发现它们都使用了同一种修辞手法——比喻,只是前者用的是借喻,后者用的是明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古代汉语当中被称为“比兴”,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方法,其作用都是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而我们现在所讨论的这个“泽”字,它在古代汉语当中常常用来进行比兴,也就是说当它用来表达“恩泽”这一概念时,并不是直接使用的,而是通过类比的方法将其他事物跟它相拟合成一个整体以达到让读者理解它的用意的效果的。这样来看的话,其实“泽”本身并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因为无论把它比作河流还是池塘还是雨露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它能起到比喻的作用即可。所以单从“泽”字本身的属性上来说它属于抽象词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