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五行中属什么?
镜子的五行属“金”。 古代,人们用青铜制作镜子,而青铜在古代属于“金属”,所以古人把镜子也归为金属一类。《汉书·律历志》中记载:“镜者,古钟鼎之象,金之类也。”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药方》中也记载:“镜子,水磨玻璃五色,铸成,宜用铜镜。”都说明镜子在古时是属于金的范畴内。 直到现代社会,我们仍然使用“五金”这个术语来描述各种金属材料,例如“钢铁”“铝金”“铜合金”“镀金”等等,可见镜子五行的属性仍然是金。
其实除了五行,镜子还归属于十神中的“伤官”。 所谓伤官,是指日干与伤官两者间的阴阳属性相同,且日干不得令、不得地、不得助。其中日干代表自己,伤官代表才华、能力,因此“身弱伤旺”的人通常都具有很高超的能力却无福消受,就像一块美玉被丢弃于荒郊野岭一般,这种人往往是怀才不遇、抱负难展。
倘若一个人的八字里身弱伤旺而又有印星生身,或者是行运中碰到生扶日干的流年,那么就相当于“玉璞”得到了珍惜和爱护,这样的人必定能大有作为。由此可以推断,如果某人生辰八字的伤官配印,那么此人很可能有成就,因为伤官本身具有才华,印星能够生身护财。不过这种格局也有缺点,就是性格往往过于高傲,容易自命不凡。
镜子属于金。
五行在堪舆五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中国古代,先民们经过长期生活和劳动实践,探索宇宙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则,形成了以木、火、土、金、水五大类物质元素,及其运动规律为核心概念的理论体系,就是“五行”。这种宇宙观体现了古典的东方智慧,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乃至审美情趣,并且一直传播到东亚地区。
现在对“五行”这个词应该已经不再陌生。那么,“木、火、土、金、水”这五大类物质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分别都对应着哪些具体的事物呢?
一、木,东方之气,代表春季,具有生发、调达、舒畅、调节之象,对应于肝,在人体有胆、三焦、小肠等;动物有鸡鸭禽类;颜色是青色或绿色;植物是花草果木;在味为酸;在声为呼(喊声);在变化形态为握等。“木”的象征物为“柳枝”。
二、火,南方之气,代表夏季,具有炎热、就上、明亮之象,对应于心,在人体中有小肠、胃等;动物有龙狮蛇类;颜色是红色或紫色;植物有薪条类;在味为苦;在声为笑;在变化形态为忧(忧郁)等。“火”的象征物为“烛芯”。
三、土,中央之气,代表季夏酷暑,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之象,对应于脾胃,在人体有脾、口唇、肌肤等;动物有黄牛牲畜类;颜色是黄色或土色;植物有禾苗类;在味为甘;在声为歌;在变化形态为哕(呕吐)等。“土”的象征物为“黄壤”。
四、金,西方之气,代表秋季,具有肃杀、收敛之象,对应于肺,在人体有大肠、鼻腔、骨骼等;动物有白色牲畜类;颜色是白色或灰色;植物有枝干类;在味为辛;在声为哭;在变化形态为咳等。“金”的象征物为“金铁”。
五、水,北方之气,代表冬季,具有寒冷、滋润、向下等运动变化和功能,对应于肾,在人体有肾、膀胱、毛发等;动物有象龟类;颜色是黑色;植物有菜蔬根茎类;在味为咸;在声为呻;在变化形态为喘等。“水”的象征物为“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