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什么制造大国?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是依赖战略资源和劳动力的价格优势,发展“粗放型”经济,实施“以量取胜”“围海造地”的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转向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增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逐步转变为集约型。
与此同时,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村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90年代中期以后,在改革开放的纵深推进和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农业税的取消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涌入,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低成本劳动力供给。
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散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往那种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已经不能持续下去。当前,我们仍然面临着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国外技术壁垒的双重压力,面临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艰巨任务。但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所说,中国经济最坏的时候已经过去,最好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外部环境的重要性。没有全球化,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今天的繁荣富强。近年来,我们面对发达国家不断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浪潮,正在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外向型经济,推动外贸外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