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企业隐形成本?
谢邀 所谓“隐形成本”,是相对于“显性成本”而言的。 “显性成本”很好理解。比如你开个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你实际投入了200万,那么你的显性资本就是200万。这个很容易算清楚。 但是“隐形成本”就很难算清楚了。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你注册个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然后你拿这100万去贿赂有关部门和人员,从而减少你的经营成本(当然,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这种通过非法手段获得的收益,显然不应该计入成本的范畴,但是又的确增加了企业的利益,所以这种成本叫做“隐形成本”。 因为“隐形成本”难以计算,而且并不一定总表现为负数,因此很多时候都被忽略了。其实,有时候“隐形成本”比“显性成本”要大的多。
回到正题 所谓的“管理成本”其实就是“隐形成本”的一种。企业管理其实有很多“看不见的手”在起作用,这些“看不见的手”会无形之中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不健全,那么员工做事就会很别扭,效率很低,这样直接带来的损失可能就是几十上百万,然而这并没有包括在企业注册资金范围内,因此是隐性成本。 如果企业领导能力欠缺,无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虽然可能少花一些钱,但效率低,做的还不如别人,这也是一种隐形成本。 其实,很多企业都会存在这样的情况——同样的产品、服务,别人的成本比你低,利润比你高,但是你明明知道他的做法有问题啊!!
还有更离谱的情况——同样是卖牙膏,有的人卖的便宜,有的人卖的贵,卖的贵的其实成本并不一定会高多少,但是这种“多”和“少”加起来可就是不少的数额了。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有那些明显能看得见的支出才是成本,那些看不到的成本其实可能高得吓人。
一、企业隐形成本的概念: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更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对不同资源的所有者,采取不同的拥有方式:对技术、工艺、营销网络等具有排他性、增值性和能转移企业竞争优势的无形资源采用内部化方式,对一般有形资源则采用外部化方式。也就是说,企业需要拥有那些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并主要依靠这些资源形成企业竞争优势。因此,从企业优势的发挥和企业竞争的角度看,将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视为企业成本,更符合企业经营实际、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企业隐形成本的构成及内容:
由于不同企业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技术不同,构成企业核心能力的资源不同,企业在各门技术方面的投入程度不同,因此,不同企业中核心能力的资源构成及内容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该资源是由专利技术和工艺诀窍、技术人员、内部的营销网络和管理网络构成的。(以下所述中成本均指企业隐形成本)
1、专利技术及工艺诀窍
这种成本可以是有形形式存在,也可以是无形形式存在。有形形式存在着的成本是设计开发这些专利技术及工艺诀窍付出的劳动,以成本明细的形式,核算在企业的帐本上,这种成本形式在企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而以无形形式存在的成本一般不会明确体现在其帐本上,但它确确实在企业中存在着,它主要来自本企业专利技术及工艺诀窍在社会上所处的地位,具体可以体现为:本企业专利技术及工艺诀窍在技术层次,技术水平上较之同行业中其他企业的技术及工艺所具备的优势;这种成本一般为正成本,只有在企业专利技术及工艺诀窍水平低于同行业的平均数时,这种成本才被看成是负成本。
2、技术人员
在企业中所处的核心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并以这三个方面构成了企业在该成本上的大小:企业中技术人员的人数和比例是多少;所从事的技术工作属于哪一种级别,如属于研究开发型、技术掌握型等,级别差别不同,所构成的成本也不同;具有高、中、初级职称的人员分别有多少,从事该技术人员的成本有多大。
3、内部的营销网络
它是指企业内部成员之间形成的营销关系和机制,从企业成员对技术和销售网络熟悉和掌握的程度及成员之间的合作关系、配合程度、企业销售业绩等方面可体现该成本。
4、内部的管理网络
它是指企业在内部建立起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及对这种制度熟悉和掌握的程度。从企业制度的建全性和该制度在企业内部实行的时间等方面可体现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