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字五行为什么?

穆师雨穆师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硕”的五行,在古文字中实际是两种字形,繁体和简体都有。但这两种字形并不是两个字——古人并不会把这两个字都读作shuò(音同若)。 繁体字的「碩」,上面是「石」,下面是「午」;而简体字的「硕」,上面是「石」,下面是表示声符的「言」。 从古文字形状分析,上面的「石」实际上是「右側加一短横」的意思,也就是「圭」的初文,代表的是一块有棱角的石头或玉器。而底部的「午」则是象形文字,像一根柱子。两者合起来恰如其分地描绘了一种带有圆锥状的礼器——“圭瓒”(音同赞)的形象。

《说文解字·玉部》:“鉗,圭瓒也。”段玉裁注:“瓒者,持之器也。以珠玉饰端为刃,插于祭器之中。其状如椎,故名鉗。” 这个字形和读音的「鉗」就是后来「硕」字的前身了。

不过,这种尖头带槽的圭瓒是王公大臣才能用的上等祭器,普通百姓没法用。于是古人又造了一个新字表达这种意思,这个字就是后来的「碩」。「碩」的字形比「鉗」多了个「口」。其实这个「口」表示的就是祭祀时用来盛放黍稷的器皿——爵(音同决)。所以,《周禮·春官·司尊彝》中有句稱讚周天子的话:“九鼎八簋,庶器萬方。”這里指的正是天子的正祭所用祭器。其中九鼎象征九州,八簋象征八方。所谓「庶器萬方」中的第一万,即是指的「碩」字所代表的这一大堆东西。 除了做名词表示这些祭器之外,「碩」还可以做形容词,形容东西很多很大。比如《楚辭·離騷》中有句:「雜遝衆且碩。」王逸注釋說:「雜遝,紛雜貌。眾且碩,言多也。」又如漢辭典《廣雅·釋訓》中有一組對應的詞彙:「碩,大也。晉語謂之大碩,魯語謂之魯碩,齊語謂之齊碩。」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言」在古代既可以作語氣標記又可以作聲母,所以「言」和「申」往往混同使用。這裏面的「言」实际上就表示「聲」的意思,所以帶有「言」字的詞多半有表聲的作用。比如「吟」「吟誦」「頌」「贊頌」「詠」「詠唱」「詔」「告訴」「證」「證明」等等。因此我推測「碩」的本義當是大而多的禮器。後來引申為所有東西很多的狀態。 因為「聲」與「誠」自古同音,所以「響」「響應」「宣」「宣告」等詞中的「言」表聲的意思也很強。再來到後代,「言」的表聲作用越來越强,於是「宣」字所表达的「廣揚」意義消失不見了,只剩下「宣言」的單純表達功能。

嵇若雪嵇若雪优质答主

硕字的本意有两个分别是头大和大的意思,硕字在使用时更多的是表示大的意思,例如硕果累累一词中的硕字就是表示大的意思。因为硕字有大有大的意思,在古文字中,硕字的字形就像一个人顶个大大的脑袋的样子,所以硕字读音为shuò。

硕字共有13划,部首为石,硕字取名时有博学多才,学识渊博的意思,因为硕字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表示大,所以硕字还有表示胸怀宽广,志向远大的含义。硕字可以组成硕果累累、硕儒、硕学、果硕、硕大等词语。因为硕字可以组词硕果,硕果与硕德可以合在一起用来表示德才兼备的意思。

硕字由石和斗两个字组成,而石字在五笔中就代表着五行属金,所以硕字五行属金。可以与鼠牛虎等生肖搭配,在属鼠与属牛的男性中可以用硕字搭配取名,例如博硕,博硕是一个比较大气的男宝名字,这个名字既博学多才,同时也很有远大志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