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五行属于什么?
“五”,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吾口,我。从三从口;而《左传·昭公三年》中又作:“夫鲁,夷国也。”此处的 古文「五」则是“吾”,与「吾口,我」的解释不同; 至于“行”字的含义,在《说文解字》中有两种释义:一是指道路;二是行动、动作的意思,而在《玉篇》中的注释是:“道也,动也.” “五行”就是五种行为模式,这个解释与我们现在的理解有较大的出入了。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古代汉语“行”多通“横”,所以也有道路的含义(引自【汉字源流网】),那么这里的“行”也可以理解为行为的抽象表现----道路,可以理解为“行走的道”或“道的行走”。 再者,如果将“五”当成第一人称,则五行即是我之行,这就不难理解了! 五行的基本观念是:宇宙由五种元素所构成,这五种元素是土火水金木。每种元素都有其不同的特性以及影响力范围,这些特性及影响力量之间相互制约,从而维持着宇宙的平衡稳定和发展变化。此外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存在其中——这种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下的协同进化关系(注:不是竞争)。
1、五行相生指的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也就是前一种物质对后一种物质的滋生扶持作用;
2、五行相克是指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也就是前一物质对后一物质的克制作用。
3、五行相制的实质在于增强自身的生命力以抵制外来的伤害.因此,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自身内部的一种调节机制———当受到外界刺激时就会启动这一机制来加强自身抵抗能力以便恢复平衡(这就是中医所谓的扶正祛邪之说吧?!);
4、五行制化的原则即是“实实”、“虚虚”,即某一方太过旺盛时要抑制它使其趋于平衡协调以避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又要防止过弱的一方被过度削弱以致于无法发挥作用而影响整体平衡协调性(这是否类似于太极图呢?!)。 可见,中国古代哲学家们已经充分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作用而又互相制约的运动方式并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