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产能过剩吗?

滕蔚佳滕蔚佳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国高铁技术处于世界前列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我国高铁发展也走了一段弯路,最早引进的是德国技术,建设了武广、郑西等高铁线路;后来引入英国技术,建设了京沪高铁;再后来为了实现高铁路网的全覆盖和高速化,又建设了沿海通道和兰广高速铁路(现在在修建中)。

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铁路标准轨距都是1435mm,而我国早期建设的铁路,包括高铁、普铁都是采用的这一定距。 但欧洲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西欧国家的铁路却是采用1米轨距。比如英法德西意等国。所以后来我们修建的京沪/京港台高铁第一次穿越了中国领土,将华北与华东连接起来。

为了修这条线路我们改变了轨道间距,把原来越湖到上海段的轨距从1435mm改成了100km/h的设计速度。同时也引入了新的技术和设备来建设这条线路。 当然这样做也有好处,就是可以一次性建成高标准线路,而不需要像武广那样分三段建设,还可以节省大量资金。毕竟三趟动车同时运行的话对线路要求更高一些,维修成本也要比两趟列车要高一些的。

目前看来,国内高铁虽然快速普及,但由于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的原因,今后20年内高铁网并不会完全铺开。而且按照目前的规划,将来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也将通入高铁,到时候会极大改善这些地区的交通状况。 至于说高铁产能过剩,我认为根本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高铁建设运营标准非常高,即使未来高铁网完全铺开,只要维持适当的运力就不会有过多余票,何况还有地铁和城市轻轨等其他交通工具存在呢。

樊延峰樊延峰优质答主

有人认为现在中国“高铁产能过剩”,这种说法显然存在认知误区。首先,这种担心以欧美国家的铁路建设规模作为比照,进而认为中国铁路的规模已经远超欧美因而会产生过剩,这是拿“苹果”和“桔子”比照。中国国土面积相当于美国的1/3,欧洲面积的3/5,但铁路营业里程仅排名世界第二。即使到2020年铁路规划目标全面实现,我国的铁路密度也只有124公里/万平方公里,比美国、欧洲分别低3/5和1/2。

高铁作为铁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建设规模与人口、经济体量和国土面积也不匹配。比如高速铁路通车里程1万公里,仅相当于世界上第一条高铁建成时日本新干线里程的2/3。即使到2020年我国高速铁路规模达到1.6万公里,但日本、法国高速铁路密度仍分别是我国的1.1倍和4倍。因此,即使是按2020年的规划规模,中国高铁也还远远没有达到“高铁强国”的标准,铁路和高铁建设任务任重道远。

有人担心高铁“一建成就陷入亏损”,这是没有从整体上考虑中国高铁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仅仅从单条线路或者单纯从铁路部门的利益角度来衡量高铁的作用。从国外高铁建设强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高速铁路普遍盈利,法国高速铁路系统在2008年实现盈利264亿元,日本新干线33年的累计盈利额已经超过1100亿元。因此,我国高铁也必将会在不断发展中摆脱亏损,为国家发展创造利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