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肉鸡几个月出栏?
以我们今年的实际饲养经验来看,45天的日龄,体重2.6斤,完全能够达到出口标准,再延长1个月,体重增加不了多少,而饲料费用却会增加很多,所以,从45天到65天,属于亏本养殖时期。 如果按照传统方式的养殖,即30天出栏,体重可以达到3.6斤左右,但是,这种饲养方式下,料肉比达到2.8:1;如果延长到65天出栏,料肉比可以降低到2.78:1。 缩短饲养周期,提前出栏,虽然能降低成本,但利润空间并不大。相反,如果拉长出栏时间,反而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饲养成本。
另外,随着“禁抗令”的出台和逐渐落地,养殖端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风险。今年下半年以来,我国陆续曝出猪肉价格上涨、养鸡盈利下降的消息,尤其是最近,全国多地出现“鸡肉价格跌得厉害”“鸡苗价格暴跌”的报道。
以鸡苗为例,去年9月份,白羽肉鸡苗还普遍维持在每斤2元左右的价位,而现在,部分品种已经降到每斤0.3元附近,跌幅高达95%! 面对不断下跌的畜禽产品价格,不少养殖户都感到担忧,甚至有人表示,这行业压根就没法干了!
其实,在养殖业里,不管是商品猪还是肉鸡,早出栏都是亏损的,只有做到适时出栏,才有可能获得较高的收益。 以我们今年的实际饲养情况为例,如果是45天出栏,我们不但不赚钱,还要亏损上千块;但如果延长一个月,虽然我们只多了几千元的收入,但却节约了数万元的物料成本和人力成本。 所以,对于散户来说,不要过于担心生猪价格和鸡肉价格的下跌,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减少自己的损失,及时止损,将风险降到最低。
市场上的活鸡活鸭一般都是采用散养的方式,所以散养肉鸡好卖是很多人知道的,那么散养肉鸡一般要养多长时间才能出栏呢?
散养肉鸡的出栏时间通常在5-6个月左右,市面上销售时按活重收费,一般每斤20元左右,所以养殖周期长一点,价钱高一点。
散养肉鸡的养殖技术:
1、温度:在北方地区,冬季较冷的地方,大棚内部还需要搭建小拱棚,小棚内搭炉取暖,棚内温度白天应保持在20--28度,夜间应保持在3度以上,这样才能保证鸡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
2、通风:因散养肉鸡饲养密度比较大,在冬季寒冷的天气里,棚内湿度大,又不通风,很容易造成疾病的发生,如气管炎、腹水症、曲霉病等,尤其是腹水症的发病率最高。所以冬季饲养散养肉鸡时,应选择在中午气温相对比较高时进行通风换气,应采取在棚上打孔或开小口通风等换气方法,有条件的可采用电风扇对向上方换气,这样既不影响棚温,又能保证棚内氧气充足,有毒有害气体及时排出。
3、饲养密度:应结合地区鸡品种而定,一般每平米可养5-6只,可使肉鸡均匀度保持在85%以上,降低因养鸡不均匀造成的肉鸡料肉比差、腹水及其它疾病增多、出栏时间延长造成成本增加、效益降低等不良现象。
4、饲喂:散养肉鸡饲料来源比较广,除了喂养配合饲料外,还可喂养马铃薯粉、鲜玉米、青绿饲料等,饲喂方式以少喂多餐为好,有条件的话,还可进行放牧,这样对提高鸡肉品质有着很好的作用。
5、光照:散养肉鸡可采用自然光照,冬天日短夜长,可根据情况考虑,用人工补充光照1-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