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妇是什么生肖?
“十二属相”指的是我国民间信仰中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这十二种动物,它们各有各的吉祥寓意和凶煞象征。而“六畜”则是指家养的猪、牛、羊、马、驴、鸡六种动物,除了猪外,其他五畜都代表着“阳兽”;与此对应,“阴兽”则是指兔、蛇、虎、狗、鸡五种动物。 《礼记·月令》言:“仲春之月……耕者少南,至江河。”注曰:“谓耕作之鸟。”郑玄注:“少南,自北斗以下。”孔颖达疏:“此月阳气升腾,农夫南耕,以供种麦。……北者,依北斗也;南者,顺仲春之气。”可见,在古人眼里,春分节气时,燕子归来,农人开始耕作,因此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字来指代时间。
那么为什么用“子丑寅卯”这四个字来表示时间呢?这是因为在古时人们用“干支纪法”来计算日期。所谓干支,就是十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两者相配,组成甲子、乙丑、丙寅等等,循环往复。
这种纪年方法最早见于周朝史书《尚书·武成》:“惟十有一年,我高祖大乙既丧未定。”唐代孔颖达疏:“依干支纪日,自甲至癸,历十一日,月朔之名。”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公元纪年法的前身。 “四象”与“五行” 以上我们介绍了二十四节气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十二时辰”“二十干支”,现在我们来谈谈“四象”的问题。
要想理解什么是“四象”,必须先了解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宿”的概念。 “二十八宿”是古人在观测中划分出的二十八个星座,每一个星座由若干恒星组成。古人根据“二十八宿”在中天所处的位置不同将夜空中划分成了四个区域,谓之“东苍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其中,“东苍龙”包括角、亢、氐、房、心、尾七宿;“西白虎”包括奎、娄、胃、昂、毕、觜、参七宿;“南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张、翼、轸七宿;“北玄武”包括斗、牛、女、虚、危、室、壁七宿。
古人还用“四象”中的“青龙”指代春天,用“白虎”指代夏天的末尾,用“朱雀”指代秋天,用“玄武”指代冬天。 用形象的话说,我们可以将“四象”想象为“肩挑四极”的四位大仙(或说四方之神),分别掌管春夏秋冬。其中,“东苍龙”肩挑“东南西北”中“东”,“西白虎”肩挑“西南东北”之“西”,“南朱雀”肩挑“正南正北”之“南”,“北玄武”肩挑“正北正东”之“北”。
下面来说“五行”。 “五行”即金、木、水、火、土,这是古人对于宇宙间五种基本物质的概括。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在“五行”中,除了“土”以外,其它四种元素都与“三季”相对应。即春属木,夏属火,秋属金,冬属水。土属于中央,是不受季节影响的元素。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