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史什么?

桓瑶冬桓瑶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在中国,说起田径运动的发展,不得不提起一个人——郑凤荣。 1951年,23岁的郑凤荣在美国纽约举行的第4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上以1.70米的成绩荣获女子跳高冠军,成为第一个站上世界大赛最高领奖台的中国运动员;1954年,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的世界杯田径赛上,她又一次获得女子跳高冠军,成为中国首个双冠王;1958年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举行的第一届欧亚运动会中,她又获得了女子跳高的金牌,并打破了自己保持的原亚洲纪录。

在当时那个时代,中国与欧美田径强国有着不小的差距,为了备战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先后在北京、上海、沈阳等地组建了五支代表队,每个队训练比赛都配备一名美国教练,帮助提高技术能力。当时,由袁伟民带领的国家队主要练习打乒乓球,而由郑凤荣带队的青年队主要是练跳高。因为受到体制和人才的局限,这项运动在当年并不受欢迎,甚至面临取消的危险。但郑凤荣凭借出色的成绩,为国家争得荣誉,成为当时最受大众欢迎的体育明星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体育运动水平大幅提升,涌现出姚明、刘翔等世界级优秀运动员。但一直到今天,我们很多项目的顶尖选手依然难以到达郑凤荣当年的成就。这除了时代的局限外,也与我们长期忽视田坛人才有关。从邓亚萍开始,乒羽运动一直被视为“国球”,而其他大部分项目只能接受“陪读”的命运了 。

李常彬李常彬优质答主

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刘玉煌同志作为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成员四次参加奥运会,目睹了中国田径运动四次参加奥运会的奋斗情况,亲历了中国田径运动员从零的突破到走向辉煌的历史进程。刘玉煌同志回忆说:第一次参加洛杉矶奥运会,全团只有33名运动员。在参加的全部比赛中只有射击和举重项目获得金牌,整个代表团感到遗憾的是田径大项仍然没有取得成绩。刘玉煌同志回忆第二次参加1988年第24届汉城奥运会时说,本届奥运会我国体育健儿取得了15枚金牌,金牌榜上升至第四位,但是还没有在田径场上取得突破。

刘玉煌同志在回忆第三次参加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时说,我国体育代表团取得16枚金牌,获得金牌榜的第四位。但是最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田径运动员在这届奥运会上有优异的表现。在男子10米跳台跳水项目上,周继红获得金牌。女运动员吴小旋在女子铁饼项目荣获女子铁饼铜牌,实现了中国田径项目在奥运会中奖牌零的突破。在本届奥运会上运动员陈跃玲荣获女子10公里竞走金牌,这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比赛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另外,我国长跑运动员王军霞、张林丽、张丽在女子5000米比赛中进入了前三名,取得了一枚金牌和一枚铜牌,这也是中国运动员在长跑大项上的第一次突破。

在1996年第26届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刘玉煌同志作为国家奥委会的官员第四次参加奥运会。在本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健儿获得了16枚金牌,陈跃玲和王军霞在上一届奥运会上的项目中继续有所斩获。王丽萍夺得20公里竞走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在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上,中国体育健儿取得了28枚金牌,取得了金牌榜第三位的好成绩,刘翔获得了110米跨栏的金牌,并打破了奥运会纪录。

刘玉煌同志回忆说,在中国体育健儿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取得了32枚金牌,金牌榜升至第二位,取得了最好的历史成绩,特别是中国飞人刘翔在男子110米跨栏比赛中一举夺得金牌,创造了亚洲奇迹和中国奇迹。刘翔不仅为国家争得了荣誉,他突破了黄种人不能从事跨栏这一项目的世界体育观念,为所有黄种人扬眉吐气,他在雅典奥运会上的表现震撼了整个雅典,使中国体育健儿获得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最佳运动员并荣获国际田联“最佳年度运动员”和2004年CCTV体坛风云人物突出贡献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