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属什么五行?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我研究《易经》近20年,这个问题还是第一次遇到…… 一般来讲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是什么属性,主要是依据它的本质特征,而判断一个人的五行属性也是一样,主要看这个人的八字中有哪些五行,以及这些五行的力量强弱,以此来判定这个人是什么五行的人。比如一个人是木命,是因为他的八字中木旺而有根;一个人是水命,是因为他八字中水多且旺;一个人是金命,是因为他八字中金多且旺……但是一个人如果是火命或者土命的话,就不是这样的了。
我们看六书的第五书“象”,里面讲“大象者,天地之规模,阴阳之变化。”也就是说大(象)的阴阳属性,取决于天地之间的阴阳属性,而和五行的关系不大。所以我们说“太阳为阳”、“月亮为阴”,而不说“太阳属阳”或“月亮属阴”。
那如果以“象”来论,我们的四肢是什么五行呢? 我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是由五脏六腑+骨骼肌肉组成的,而我们经常说的“五行”则是基于这六腑,那么我们的四肢是什么五行呢?也是由它们决定的! 因为四肢属于身体的末端,所以我们可以把四肢理解为“五脏”的外延。既然这样,我们就可以从脏腑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四肢了——心包经所过的手臂、心经所过的手掌、肝经所过的两腿、肾经所过的小腿,这四条经络经过的部位就是心、肝、肾三脏在四肢的延伸,从而确定了它们的五行属性。
按照古代哲学的思想,宇宙间及宇宙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物“气”构成,这五种“气”不断地互相滋生、 互相制约进行运动,推动事物不停地变化,万物的生命过程就是气的得失过程。木、火、土、金、水五者,按照对立统一规律,保持着动态平衡,维持着自然界的正常态势,一旦失衡,则致邪气,成灾成害。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木郁发陈,火郁发舒,土郁发长,金郁发 收,水郁发沈(沈同沉)也”。这种“五气”互相滋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 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规律则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脏腑与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季、五日、五时、五味、五色、五音、五臭等,均有内在联系。如肝属木,木应春,春应东,东方应风,肝应酸味等。脏腑发病还和四时中相应的时日有关。如“甲乙日得病者肝虚也”。另外,五气太过,最易损伤相应的五脏。如《素问·太阴阳明论》说:“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中医的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用来解释人体内、外部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和功能,把人体的脏腑、形体、官窍及自然界的五方、五季、五气、五色等予以相应的配属,并借以说明人体内外的有机联系,从而指导中医的诊断、治疗和养生。按照五行学说,把人体的五脏和外界的五行之气相沟通,肺脏通于气,肝脏通于风,心脏通于热,脾脏通于湿,肾脏通于寒,外界致病之邪,亦依不同的气而发生。五脏相生关系为肝(木)生心(火),心(火)生脾(土),脾(土)生肺(金),肺(金)生肾(水),肾(水)生肝(木);相克的关系为:肝(木)克脾(土),脾(土)克肾(水),肾(水)克心(火),心(火)克肺(金),肺(金)克肝(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