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发乒乓球不转球?
首先,要说明一点,所谓“发乒乓球”这个名词是不太准确的,它描述的是一种特定的发球形式——近台短球。 之所以说这种打球方式起源于日本,是因为在日本乒乓球选手中,尤其是女选手(比如张怡宁、郭焱),使用近台短球的选手是非常多的,而在我国运动员中,则是只有许昕一位选手擅长使用此打法。这应该与中日两国国球文化的不同有关。
在我国,乒乓球是一项技术高度发展的运动,从基本功开始,就已经分出了无数的变化;而反观日本,乒乓球的基础训练可能更注重的是体能和协调性上的练习。所以,我们经常在比赛看到日本球员那种极为强悍的斗志和不惜体力地奔跑。这也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采用这种以力量见长的近台快攻的打法。
再来说回正题,如何提高这项打法的命中率呢?其实,如果仅仅追求命中率的话,是很简单的。因为这种打法的核心就是“突然性”与“力量大”。只要你的发球能够给对方造成错觉,或者是能直接给对手带来杀伤,那就是成功的发球。 而要做到这些,则需要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多下功夫了。
你可以尝试一下改变你发球的旋转(不用太多,两种即可);也可以尝试缩短发球的落点,增加发球的攻击力。但是不论你怎么练习,都必须记住一点,你的发球必须具有突然性,也就是说你不能先暴露自己的意图,否则一切都是徒劳。
发球时,我们经常会有意无意的使用不同的发力方式去控制球的旋转,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球少转或不转。
1、首先要明确一点,无论是发球还是回球,触球的一瞬间胶皮与球的接触越粗糙那么球就会越是“不”转,比如一块完全失去了摩擦性能的“死板”,无论你怎么使劲,球都是“不过”转罢了。
2、第二点,如果我们接触球的部位在球心附近,那么发出去的球旋转会比较少,因为无论你加什么样的力,这个力都不会在球的旋转轴上,所以,球基本上是不转的;接触球的心以上部位,也就是上半部,发出去的球有下旋。
3、接触球的底部,发出去的球有上旋这些相信大家都比较清楚,不再详说。
4、要使球的旋转度尽可能的小,我们在触球的瞬间尽量不要使球产生滑动,而应该要使球尽量接触胶皮的中心部位。
5、发球时,触球的瞬间拍面越接近垂直,球就越不转,并且球的落点也不好控制;如果是在球心附近摩擦的话就要使拍面后仰较大,使球尽可能的不过转。
6、在球心以上部位摩擦时,用直板选手打个比方,使拍面略微前倾,同时用板头尽量靠近手柄部位摩擦,以使摩擦距离较长,使拍子略微打开,减少球在触球瞬间的滑动使球的下旋力度尽可能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