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北京清理报亭?

扈庆龄扈庆龄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小时候,报纸还是“稀缺品”、“奢侈品”,家里订报的人家不多,那时也没有互联网,据说有个别农村还有买旧报纸来读的(主要是政治和经济类,农村主要关心这两类)。记得我上小学时,学校对面有一家卖旧报的,每天就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堆旧报纸,谁有需求就去那里买,好像是5分钱一份吧,我记得最清楚的是《参考消息》和《光明日报》,经常去那里买,能了解不少外面的信息。

后来有了互联网,报纸越来越不值钱了。很多内容开始在网上发表,读者可以不限量地免费阅读。再后来,手机上网,微信出现后,报纸的阅读量更是急剧下降。 我想说的是:一方面,手机上网确实方便了大家,另一方面,它也确实在毁灭着一些行业,例如报纸。

现在,在北京,除了个别高端刊物外,绝大多数报纸的销量都大不如前,有的还大幅度下滑。为了生存,它们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大幅压缩篇幅,减少成本;要么增加广告,想办法多挣钱。当然,它们还可以联手搞联合版,降低成本,但效果都不理想。于是有些报社就开始降薪、裁员,甚至停刊休业,等待行业的春天。

我不知道大家关注没关注北京的“报亭拆除”事件,这些报亭大多设在路边,占用了大量马路资源,为了“净化”环境,政府决定拆除一批。这个措施很快引起社会争议,反对者认为应该挽救这种古老的文化载体,而赞同者则觉得道路资源紧缺,不该浪费在一些无用的地方。

我觉得,这个事件的争议核心还是在于“如何看待事物的价值”。一个事物对于你的意义有多大,你为这个事物付出的代价(包括精力、时间和金钱等)愿不愿意付出,这是价值观的表现。 报亭的价值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到底有多少,我们愿意为之付出多少成本和精力去保护它,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敬露歆敬露歆优质答主

地铁、公交站台内的报刊亭,一直是“传播文化”的重要窗口。然而,因为历史原因,一些报刊亭存在着私改售卖商品、影响市容的情况出现。2014年,北京站东和北京南站的报刊亭完成了撤除工作,“清理不规范报刊亭”任务被列入今年为民办实事儿的项目。

今年3月1日起,北京市工商局组织各区工商部门,对辖区内车站、地铁、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内的报刊亭开展集中规范整治。截至目前,北京已在10个区189处车站、公交站台完成不规范报刊亭撤除工作,撤除报刊亭432处,取缔无照游商8处,剩余整治工作将在5月底前完成。

据北京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因为一些报刊亭是由企业与地铁、公交场站签订了有偿使用协议,在整治中,工商部门以规范、治理违法行为为主,并不强令拆除。但也有部分报刊亭,如北京南站和北京站东的报刊亭,并未取得地铁方授权,才由地铁方自行撤除。今后,在地铁或公交站内,出现私搭乱建报刊亭,或无照游商从事相关经营活动的,工商部门将立即进行查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