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光孝寺要怎么拜佛?
光孝寺是广东省最大的寺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位于广州市市中心,交通便捷。 光孝寺始建唐朝,兴盛于宋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初名“开善寺”、“法性寺”,后改名“广孝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公元1152年)因避赵构皇帝讳而改名为如今的“光孝寺”并沿用至今。
光孝寺占地面积80多亩,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修或重建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三圣殿、念佛堂等。大雄宝殿内供奉着三世佛,即代表过去的燃灯佛、代表现在的释迦牟尼和代表未来的弥勒佛。大雄宝殿两侧是十六罗汉像,造型生动,姿态各异。
在光孝寺内还保存着两株千年古榕树,枝叶茂密,绿荫如盖。 在佛教界中,光孝寺与北京雍和宫、上海静安寺合称“中国三大佛教丛林”。
进香礼佛,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进香者务必保持身心洁净,否则,沾染了尘垢的身体进香是不礼貌的,也是不必要的; 其次,进香者在进入寺庙时,衣着要端庄整洁,不可穿着过于暴露,以免违反宗教习俗;
第三,由于宗教信仰的差异,很多人对于上香不太了解或者操作不当。其实,上香是一种祭祀仪式,表示对佛陀的神圣尊敬。上香不要多、也不要少,一支就可以了,颜色上一般以黄色、绿色为宜;
第四,在寺庙中,说话要保持礼貌,行为不要过激,不要大声喧哗,谈论世俗话题,更不要把垃圾随意丢弃。
拜佛是一种最常见,也是运用最广的修行方法。“烧香点烛,顶礼叩拜”,是佛门的常行功课。拜佛可使身心清净,获得福慧,并且消除业障,增长道心,同时也培养虔敬、调和的心理。但有的人觉得我拜佛是好事,却不知该怎样拜,又怎样做才是比较如法,这里介绍一下基本的拜佛方法,提供一些参考。
入殿礼拜,应注意要举止和缓。入殿后,不可东张西望、坐立不安。到拜垫后,稍站片时,提起正念。一般情况下,至少要礼佛三拜,念佛弟子大多一边念佛号,一边拜佛,或站姿念三称回向也可,拜佛时应注意拜垫与佛像之间的距离。在佛堂内,或站或跪,要注意与前方佛像保持合适的距离,或以双手合掌竖放至头顶前方10-20厘米处为空间距离为宜。跪拜时,额头接触到的地方不是手上垫的拜垫,而是与拜垫同大的地板。不可跪在拜垫上拜,拜礼佛像应距离三尺,表示恭敬。拜佛跪下的时候,两腿着地。不可将右腿架在左腿上跪拜,这不符合威仪。拜时左手五指并拢,压在右手手背上,手肘自然下垂,贴紧身体。不可翘起或悬在半空。两眼垂视下方,不可昂视或观手。不可将佛当人来看,也不可对佛菩萨顶礼膜拜。顶多心中观想诸佛菩萨降临面前,接受我的礼敬,不可观想其他。佛经上虽未限定拜佛的时间,但以时间而论,最好念佛号达108遍,或念三称《赞佛偈》或《大悲咒》一 遍,并回向西方极乐净土。拜毕,起身时,双手合掌于两眉之间,站稳后,再将手放下,再后退一步,再退时,右脚略向前方伸出,左脚在后,两脚跟相平,收拢双手,合掌于胸前,问讯,再后退。退出时,不可匆忙急退,要缓步后退,同时要注意后面情况,以防碰击他人。更不可拜时不躬腰伸腿,一拜即起,也不可乱了拜垫拜拜或一边念珠一边拜,或拜时念念有词,或边拜边望佛像,或拜完起身时大呼小叫,这些都是不文明,应戒除之。
拜佛的姿势,一般有三种,即立式、坐式、跪式。立式又分敛止式和叉手式两种姿势。
一、敛止式:即站在佛前,双手合掌于两眉之间,低头弯腰,合掌置于胸间,身体前倾,稍立片刻后伸直身子,收回双手,再将身体弯下,双手合掌于两眉之间。头弯下两次,就表示拜了两拜,三遍后站直,再合掌问讯一次,称为三拜一问讯。如对佛连续弯头三次,再伸直站直,合掌问讯三次,就称为三拜九问讯,这都是立式。
二、跪式跪拜也有三种姿势,即长跪式、五体投地式、展拜式。长跪式:左腿跪下,右腿膝盖着地脚掌着地,脚掌对着佛,跪到拜垫上,两手着地五指前伸,低头弯腰,额头碰到地就行了。然后再伸腰,手收起,然后将头弯下,再拜,共拜三遍,再问讯一次,这是一拜九问讯。
三、五体投地:左腿跪下后,右腿跟着跪下,两腿膝盖相挨,两手着地,两小臂竖放着地,额头到地,碰到小臂上,这是五体投地。然后手收起,将头弯下,连续三次,再问讯一次,三拜三问讯。
四、展拜式,拜时与五体投地式一样,拜完后右手从地下伸出五指前伸,左手还留在地下,此时身体要向前伸展,称"展身",身体伸至不能再伸,在将左手置于右手上,身再次缩回,收回双手,再将头弯三次,再问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