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有什么作用?
临床上常用的脱水、利尿药,主要作用是降低颅内压以及眼睛的晶状体渗透压,使其减少前房及球腔积液,减轻水肿,一般多用于脑外伤或脑出血等引起的脑水肿,也用于治疗青光眼。 使用甘露醇时应注意: (1)快速静脉滴注,尤其对于急性脑水肿病人,可先予20%甘露醇500ml,在30-60分钟内迅速滴完(滴速每分钟不少于100毫升);以后每4小时给予20%甘露醇125~250毫升。 (2)用药期间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和尿量,如患者出现意识不清加重、言语含糊、吞咽困难、呕吐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使用甘露醇时,应注意补充水分,以防脱水加重。 尚有降低眼球内压力,消除眼前黑暗障碍,及轻度降压作用。
(一)降低眼内压,治疗青光眼 用甘露醇注射液50-1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1分钟)后,再注射25%葡糖水50毫升。每日一次,连用7日为一疗程。
(二)防治急性肾功能衰竭 有报道用20%甘露醇液每次500毫升缓慢静脉注射,每天1—2次,或用5%甘露醇溶液每次500毫升慢速静脉滴注,每天1次。
还有助于脑外科手术中暂时性脑功能障碍的恢复。 对于严重颅高压的患者可以反复应用高渗盐水治疗。但是对于已经脑疝的病人,不宜再用该法,以免延误诊疗时机。
临床上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作为渗透性利尿剂,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而扩张血容,从组织中带走水分以降低颅内压和眼压。由于该品在体内不被代谢,在经过肾脏时也不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加上渗透性利尿,可使钾、钠、氯、镁等电解质排出增加,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因此,应当注意其不良反应和禁忌证。
适应证 降颅内压,脑水肿及青光眼。作为辅助性利尿手段,可短期使用20%的甘露醇注射液。因甘露醇注射后可从肾脏内收集管道中被再吸收,其再吸收程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及小管功能情况相关,因此,严重肾脏功能下降者,甘露醇的效果不佳。
急性肾小管坏死早期,出现少尿、无尿时,及时使用大剂量甘露醇,可能挽回病情。尚可用于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脑疝、脑复苏、排除体内毒物以及作为诊断性试验药等用途。 用法 用前必须将其结晶完全溶解,溶液应呈中性反应。由静脉滴入,20%甘露醇注射液首次剂量250ml,于30分钟内滴完,必要时可12小时内重复使用,每日最大剂量1000ml。在肾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体内90%以上的甘露醇由肾脏排出,一般在2小时内排出约80%,故在2小时内最好再滴入第二、第三瓶,可使血浆渗透压与肾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保持一个比较稳定的有效渗透压。如隔时使用,已下降的颅内压可能复升,达不到连续降低颅内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