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别墅怎么取暖?

占梓馨占梓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看到这个问题我其实是很激动的,因为我和题主一样也很喜欢研究各种各样古旧的小玩意儿,然后发现了一个和题主问题有点相似的题目“古代没有暖气和地暖,那么冬天家里要怎么取暖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还特意去图书馆查了很多资料,结果还真让我找到了一些线索! 这里先给出我的结论--古人没有专门用来燃起的炉子,但是有各种取暖的工具。而且有些工具的发明真可谓是相当聪明。(手动赞)

我找到了两本书来印证我的猜想,一本是宋慈著、杨世英译注的《洗冤集录》卷四“验冻尸体”条目,这本书的作者是南宋时期的司法官员,他写的这本书里记录了很多刑事案件以及刑具,在“验冻尸体”这条目中还详细介绍了冬季寒冷天气里被冻死的尸体的症状表现,比如皮肤起皱、僵硬等等;另外一本书则是张应文撰写的《清异录·食部》,这本书主要介绍的是宋代的各种饮食,其中也提到了古代的取暖设备。

通过这两本书我发现,首先古人的房间里确实是没有专门烧柴火或者炭火的炉子的,但是我找到了另一个神器--“暖锅”。 这个暖锅其实就是现在火锅的前身,下面用火烧,上面加热开水,整个锅都被热水包围,温度自然不会低。

还有另一种取暖的工具叫做“温碗”。据书上描写,这个“温碗”其实是一个双层蒸笼,把开水注入里面蒸熟食物的同时也能达到取暖的效果。 除了上述两种我比较熟悉的古代家具,我还发现了另一种叫“脚炉”的物件,这个东西和我们现代的脚炉作用差不多,都是取暖用的,只不过形状不一样罢了。(图片中显示的是现代的脚炉)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古代取暖的设备,我还发现了另外一种叫“被中香炉”的东西。根据书中描述并配图展示,这个被中香炉其实是插放在被子里的香炉,点燃香料后香气弥漫在整个被窝里,当然也可以达到取暖的效果。 看完这些我觉得我可能是非常幸运的一个人,因为我生活在一个可以尽情享受新能源时代下的温暖被窝,而许多古人却没有这么好的运气,他们为了取暖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

虽然有很多方法都能够实现局部升温,但还是有一大票人由于条件所限只能靠抖腿、搓手、呵气取暖了。真是很心疼古人们一秒钟!!!

刘传睿刘传睿优质答主

民国时北京的冬天依旧寒冷异常,虽然取暖设备已经比清代好多了,但是也不外乎就是暖炉、火墙、暖气这几种。以位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一号楼为例,这座建筑兴建于1924年,是一座欧陆风情的民国建筑,楼内不仅有暖气和热水供应,而且房间内还设有火墙,冬季室内温度较高,非常适于居住。虽然这座建筑的居住条件非常好,但是与孙中山所说的位于紫光阁内的那栋外国使馆式建筑相比还是差了一些,该建筑“有热水管、有热风管、有电气管,一切工程完全合国际的卫生”。

除了大型建筑外,在普通市民家中除了类似清代的煤炉子之外,最普遍的当数美滋炉了。美滋炉是用煤油做燃料,点燃后其火焰由炉内铁管反射出来,非常明亮,远看似在烧着通红的木炭。但是美滋炉的价格较为昂贵,不是一般家庭可以买得起的,即使是一些殷实的商户也购买不起美滋炉。据王世襄先生回忆他曾用5000枚铜板(一块银元兑换1000枚铜板)买了一对美滋炉,足可见该炉价格之高。王世襄先生所购得的对炉是1900年前制作的,后来一位美国人曾出价50美元购买,被王世襄先生断然拒绝。不过王家可以置办得起2对美滋炉,在当时也是颇为富有之家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