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与哪个生肖有关?
“东风”一词,出自《晋书·宣帝纪论》:“若增损进退,随时之宜;加之以二军猛锐,锋不可当。遂解围而去,取道南归。时岁和时雍,风调雨顺,百姓康宁,家给人足。” 《晋书·五行志中》:“太元九年正月,江东大风拔木。” 《旧唐书·五行志》:“贞观元年四月,太原大风落瓦。” 《宋史·五行志》记载得最为详尽:“(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八月丙子,大风起自西北,至夕方定。先是大风折梧柏数千株。京师久旱,此夜大雨滂沱。四年二月己巳,京师大风,自暮达旦,飞瓦堕木,人皆披发。丁丑,大风扬沙,昼晦如墨。是秋,江南、湖南、浙东、西多风,稻禾尽坏。五年六月辛卯,京师大风,黑气涌起,自西南涌向东北。”“(仁宗)庆历七年三月庚子,大风拔木。”“(神宗)熙宁十年闰二月癸亥朔,大风扬尘雪暗,自辰至酉不止。”“(哲宗)元祐二年十二月乙丑,大风吹大雪。”“(徽宗)崇宁二年冬,京师大风,折损树木。”“(高宗)绍兴二十八年九月壬寅,大风吹海水入淮。” 以上仅列举部分史料,可见“东风”或“西风”的记载贯穿南北,时间跨度从南北朝至清末民初,十分稳定。而能同时满足这一条件的只有鼠、虎、兔这三个月。
以月日时推算,最有可能的就是农历二月。以干支纪年法来看,正月甲寅(立春)和二月丙寅(雨水)都有可能出现“东风”或者“西风”爆发的可能。
当然,如果仅仅根据风跟某个生肖有关系就得出风是某一年所生的结论未免太过武断。所以我们还需要找到跟“东风”“西风”相对应的“春”或者“秋”来作为佐证。 很幸运,我们可以在《史记》里找到这样的记录: “(文公)十九年春,秦师还,嬴姓冒顿单于帅师迎妇,昭君,并复进京。是岁,改元为汉平帝始元六年也。” 这条史料提到了昭君出塞的时间——也就是“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而更早的记载则是见于《韩非子·内储说》:“孝文帝初立,薄昭为匈奴将军,军败来归,天子赦之。” 再往前,则能看到更清晰的时间线: “赵肃侯十二年,虏魏王假,遂平卫地。因朝魏王于邺。” “齐威王十五年,燕人吕不韦娶邯郸姬于魏氏,生子傒。” “秦献公八年,伐蜀,灭之。” “周显王三十五年,秦惠文君更元九年,秦用商鞅之法……拔魏绛邑。”
综上,我们可以得到一组时间点: 公元前305年(甲寅年),“东风”或“西风”爆发 公元前314年(丙寅年),昭君出塞 公元前286年(丙寅年),齐灭魏 公元前279年(己卯年),吴起伐魏 公元前262年(壬辰年),秦攻韩野王 公元前256年(甲子年),楚灭周,周赧王出奔 也就是说,但凡这一年出现“东风”或“西风”,随后七年至十多年内就会出现“春秋”或“战国”的标志性事件。反过来说也是如此,一旦出现了“春秋”或“战国”的标志事件,其年份必然在“东风”或“西风”爆发后七年至十多年内。
所以,我们似乎找到了一个跟“风”有关的规律——每年正月或二月,“东风”或“西风”会率先爆发。如果这一年出现“东风”或“西风”的话,那么到了该年或下一年就有发生“春秋战国事件”的可能性。反之亦然。 但是,这种简单地将“春秋战国事件”标注在某一年的办法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春风”和“秋风”没有特定的指向性,任何一年都有可能发生。况且它们发生的频率也很低,全凭运气。
最好的办法还是按照《礼记·月令》中的说法,“孟春行夏令,则雨水霜雹,大风雨,恒寒雪霜,民多疾疫;仲春行秋令,则民多病,流沫血泣,逢阴雨,生冻寒;季春行冬令,则白露阴凝,渐有残冬,草木不生。” 以此推测每年的月份,然后再查阅历史文献加以验证。这样就能将“东风”和“西风”锁定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段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