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2017年经济如何?
明确一点,苏州的经济总量被严重低估了。2017年初,国务院批复《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规划纲要》,明确提到“支持江苏苏州设立长三角城市群中心城市”;年底又发布《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若干意见》,将之与北京、天津、上海共同列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可见国家在规划中始终将苏州放在与北上广同等重要甚至是更高端的位置。但GDP是反映城市整体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存在明显短板的苏州,显然是在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实力(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近年来不断被批评为“伪一线”的原因)。
其次,2017年苏州的发展确实不平稳。上半年靠着高基数和高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9.3%,创下五年来新高;但从三季度开始,由于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持续影响和外贸环境的恶化,工业投资和制造业出口双双下滑,GDP增势转弱并出现放缓迹象,最终全年同比增长6.8%,低于上年5.5个百分点,处于同期省内无锡和南通之后,甚至不如徐州和宁波。 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苏州的GDP增量仍保持在万亿以上,继续稳居全省首位且远远超过第二名的南京。而且从人均水平看,苏州以14.5万元居全省第一,比第二名的南京高达近5万元,更是相当于第三市的2倍以上。
虽然外界对苏州的争议主要体现在其GDP总量上,但事实上其GDP的质也存在着较大问题。按行业分,去年苏州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为65.4%,高于第二产业的10.8个点和第一产业的13.8个点,明显属于“三二一”产业结构,并且服务业中占比最大的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这些行业的GDP大多是通过虚开增值税发票完成的所谓“开票经济”,本质上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服务业。同时,作为新一线城市,去年的苏州在科教文卫领域的投入仅占GDP的5.6%,远低于南京的8.8%和杭州的8.4%。
我认为苏州应该重新审视自己对GDP的认识,重视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真正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