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法学院怎么样?
百年传承法学教育,暨南大学法学院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源起于被誉为“华南第一学府”的国立中山大学法律系。1926年,陈垣校长在暨南大学设立社会学系,该系自1931年起开始招收法学本科学生,1933年改名为政治经济学系。1994年7月,暨南大学法律系正式挂牌成立。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法律系开始招收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学生,是我国第三批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的授权单位之一。2008年12月,法律系更名为法学院。2014年1月,法学院与法律硕士教育中心合署办公。法学院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3000余人。
法学专业为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拥有法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法律专业硕士学位点,涵盖国际法、法律史、经济法学、民商法、刑法、行政法学、宪法学和诉讼法等二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成为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2018年法学专业获批广东省一流法学本科专业,2021年法学专业成为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院现有教职工112人,专任教师88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32人,92%专任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0%海外名校留学研修经历。拥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文化英才、广东省“珠江学者”青年学者,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省级优秀人才30余人次。拥有法学基础理论和国际法教学团队两个省级教学团队。
学院设有1个省级智库,2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省级研究机构,1个省级示范中心,1个省级法学实践教学示范中心,25个校级研究机构。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和百余项横向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重大成果奖励数百项。主办的《中国法律史研究》辑刊是中国法律史学会支持的专业学刊,在海内外法学界有重要影响。
秉承暨南大学“忠信诚善,正气平和,自强不息、和而不同”百年精神,学院重视国际化和实务型法治人才的培养。在广东省首批卓越法律人才创新班的基础上,2016年在全校首创并招生“法学菁英计划”创新班。拥有80余家实务教学基地和实习单位,其中三地校区拥有省级示范课程1间,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1间,省级智慧教室1间,“菁英班”自主研讨室10间。2010年起创办了以“和而不同”为主题的“文澜大讲堂”,迄今已经成功举办了上百期,形成品牌效应。2017年启动“法律人共同体”学生导师制和“法律人共同体”读书会,邀请学院专业教师、海内外法律人和法律学子共读法律,共话法治。法学专业重视国际化法治人才培养,与海内外多所著名法学院校和法律研究机构建立广泛而有影响力的国际合作关系。2018年,“‘三全三实四协同’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教学改革与实践,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年“‘大商科+大法学’培养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入选广东省高等教育“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案例库首批入库名单。
“博雅宏毅,和毅致远”,新时代,新法学院。暨南大学法学院暨法律硕士教育中心正坚持“中国特色,开放包容,暨南特色,守正创新,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推进高质量本科教学教育改革,努力培养一流涉外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