娙五行属什么?
《汉字源流字典》(朱自清主编)中说:“(娙)本作,象形;从人,从可。古书多假为(德字之繁体)”。可知二字可以通用。 此说正确吗? 先来看字形演变。 甲骨文、金文中未见此字。 小篆写作上图为《说文解字·女部》中收录的“”字的小篆形体,下图为《说文解字·可部》中收录的“”字的古文形体。 上图是汉隶的草写体,下图则是楷书的写法。东汉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并没有收录这个字,它最早出现在南朝宋顾野王撰写的《玉篇》一书中。 从上面的形体可以看出,二者十分相似,所以可以看作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那么,为什么后来一个作为,另一个作为了呢? 我推测,这可能跟当时的读音有关。 在小篆时代,这两个字的声母都是g,但韵母有区别。前者的韵母是ɑi,后者则比较复杂,可能是əu或eə。由于古代没有声调的概念,一般认为,韵尾有-i的韵母是阴声韵,而韵尾有-u或-ə的韵母则是阳声韵了,因而前者应读去声,而后者应读平声。因此,在后代的书写中,两个字的声调就渐渐分开了——在阴平与去声之间,有一种变调方式就是把原来的去声变成阴平[1],于是,就把原来读去声的第一个字写成,把原来读平声的第二字写作了。
至于“德”这个字,虽然小篆也是上右下左的结构,但在古文字阶段,它的右侧是一竖而不是一短横,也就是说,这个字的右半部分应该是,而非后世的“彳”。这样“德”的右半部分就是“彳”+“心”结构,而不像今天这个样子是一个“行”+“心”结构。这是由于“彳”是在“行”的基础上发展来的,而“彳”的字形又是从“反文”变化而来[2],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异化现象吧? “德”字最初不从“彳”而从,说明这个字的发音与“可”相同,都是gəʔ。上古时期,舌根音g、k常互相通假,因此,二者也可以相通[3]。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字的声母发生了变异,变成了ɡoʔ/koʔ[4],再进一步就变成了ko/kʰo。与此同时,它的元音也由α变为ε(a),这样一来,这个字就成了现代汉语的“德”字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