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衣五行属什么?
《黄帝内经》指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养生之道,首先要顺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人合一,这才是最根本的养生保健之道!
那么,我们冬天要养“阳”,夏天要养“阴”——这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但是,大多数人都知道春夏要养阳,秋冬要养阴,但什么是“阳”,什么是“阴”呢?我们是不是只要记住这些抽象的概念就行了?其实并非如此,中医讲的“阴阳”是形象思维,是有具体对象的——那就是人体。
什么是人体的“阳”呢?人体“阳”的作用主要有四种:温煦、推动、气化作用和固摄作用。其中,气化作用是指营养物质被吸收利用的过程;固摄作用则是指精、血、津液被紧紧控制,不会随意漏出的作用。 那有没有例子来说明这些抽象的概念呢?有!而且非常好玩,就是中医常说的“上焦如烟”“中焦如气”“下焦如泥”。这里把“上焦如烟”“中焦如气和下焦如泥”分别赋予“阳”四个作用的含义。 “阳”有推动和温煦的作用,上焦就像烟雾一样弥漫在头部周围,好像空气被烧烫了,所以运动起来迅速且有力(推动和气化)。
中焦就像燃烧的火焰,温度已相当高(气化),但却无法升腾到顶部,于是在胸腹之间徘徊。下焦就像锅底的余烬,温度不高但能够持续发热,并且位置低,所以具有固缩的功能(固摄)。 在正常状态下,“阳”像火炬一样稳稳地持在我们身体的中部。但如果生活不规律、情绪压力过大或者饮食不节,我们的“阳”就可能偏废——“火”灭了,人就会生病。
那怎样让“阳”火重燃?作息规律、调节情绪和合理膳食是最基本的三大法宝。 早睡晚起,让肝脏和肾脏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体内物质(包括激素、蛋白等)的合成,而清晨早起,有利于阳气生发;心平气和,乐观开朗,减少负面情绪,有利于血气运行通畅,阳气得以滋养;合理膳食,多吃清淡食物,少吃肥甘厚味,多蔬菜少肉类食品,保持肠道通畅,减少体内废物的堆积,有利于阳气的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