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首先明确一点,稻米自古代起就传入了中国并在我国大量种植,并不像玉米、土豆等是明末清初由欧洲引进的。 《礼记·月令》中记载了周代关于水稻种植的节气:“孟夏之月……种黍与稻。”郑玄注:“稻,谓粳糯也。”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代,江浙一带已开始栽培水稻,且以软糯米为主要品种。
汉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也开始栽培水稻。南朝梁元帝纪文中提到,“梁州刺史李仲文于阳平界筑城”,而阳平县所治之地今属陕西韩城,此处栽培的水稻无疑属于北方粳稻。北齐时有人作诗吟诵关中风光,其中有“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蚕眠早……”的句子,可见当时麦收之后,稻田已经开始灌溉施肥,准备插秧。
到了唐代,南方的稻米已经大量进入中原来得。唐太宗曾下诏让江南百姓将良禾种子进贡到长安,当地官府如不奉诏则按违犯禁令办理;武则天时又曾派官员至岭南采集稻种,并命人在京郊试种,以供祭祀之用。但这时南方种植的稻子还是以粳米为主,如湖南湘潭一带所产大米被称为“湘米”或“潭米”,广东所产大米称为“粤米”,这些称呼一直沿用到近代。广西所产大米在南宋时已列为贡品。 从明代开始,江南地区粮食产量已占全国一半以上,成为中国的粮仓。这里所种的稻子也是后来全国稻做的模板——晚籼。这种稻子生长期短,成熟较快,米质好但产量低。再加上此时已有新的农作物品种出现,如马铃薯、红薯等,故稻谷在粮食中的比例逐渐下降。
但即使这样,明代的中原地区遇到饥荒还是吃稻谷救济百姓。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提到,江南所产大米质量优,为天下之所最重。 不过,那时人们吃的米饭大多是糙米,营养价值不如现在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