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火指的是什么?
中医理论中,“五运六气”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理论。其中,“五运”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元素在节气中的运行规律;而“六气”则是指风、寒、暑、湿、燥、凉六个节气中的气候变化情况。 中医将一年分为24节气,每个节气15天,共计360天,再平均到每年的天数即365.2425。然后根据五行的生克制化来推算每一年每一个节气的状况。
举例来说,今年是辛丑年,立春时间是农历腊月廿二,也就是辛年的第一个节气是辛丑年立春开始,那么辛年的第二个月丁卯月(农历正月)的节气交接时间就应该是惊蛰二月惊蛰开始这一天。我们知道了每年每一节气的时间节点以后,就可以结合这个时间节点上的气候特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养了。
回到你的问题。寅午戌年是火运,寅年就是木运,午就是火运,戌就是土运。而午月在六月,正是小暑大暑之际,天气炎热,正是阳气充沛之时,所以火运特别旺。戌月则是秋季刚开始,气温逐渐下降,草木渐渐凋零,正是收阳补气之时,所以土的气势逐渐增强。 至于你身体出现的症状则是由于五运六气的变换导致机体阴阳失衡表现出来的体征,要调理就应该从调和阴阳入手。
火对应南方,具有热、升、动的特性。如:有炎热的夏季、有燃烧后火焰、有太阳、有南方、有夏天、有南方的人等。火是热的,是温暖的,是光明的,与木一样是万物生长的动力。然而火比木更具活力,在一定条件下,他具有控制一切自然之物的能力。它可消除土石;可使金属融化;可使木碳化;可使金石熔解;也可使水蒸发。若火太过,其热无穷则能将一切烧尽。
在人体,则认为与神、血和汗关系最为密切。因为火热是人类最擅长利用的自然界的能量,同时,汗液也是人体流动的能量源泉,像火一样燃烧殆尽。心要统领全身,靠的是这个“流动”着的能量。所以汗出得太多,就会耗散心经的能量,所以有“汗为心之液”的说法。如果一个平时不爱出汗,甚至经常莫名其妙地汗流浃背,那就表示你的心的掌管能力出问题了,你的心脏也应该得到特别的呵护了。
火的特性在人体表现最明显的就是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医认为:在人体以五脏应五行,则火属心。
在人的情志变化方面为喜;在人体部位,主血脉、舌、言;在生理功能方面则有推动温煦、兴奋、调节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