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还会再跌吗?
目前A股市场整体处于底部区域,下跌空间有限。 判断底部的信号有很多。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成交量,因为量能在下跌途中会出现两次明显放大。在下跌开始阶段,由于恐慌盘会不断杀出,所以成交量会有明显放大的现象;而到了底部区域,恐慌盘杀出后市场的成交量可能会持续萎缩至地量水平,当出现地量结构时,往往代表下跌动能衰竭,此时应考虑逢低吸纳。另外,从资金流向来看,由于外资具有抄底的意愿且不会出货,所以观察外资的流入流出情况也能帮助我们判断底部的位置。
当然,还有技术面的信号,如果指数连续下挫后出现单针探底或十字星等反转信号,也可以作为我们抄底进场的参考依据。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A股整体处于底部区域,但是结构性风险依然需要警惕。近期大盘的反弹并没有带动所有板块上涨,部分权重板块的估值依然处在历史低位,因此不排除这些板块有补涨的需求。一些高景气赛道板块经过连续大幅下调之后,已经具备投资价值,未来也会有修复的机会。所以我们现在既要看到市场的整体风险已得到充分释放,又要注意局部风险的存在。
对于投资者来说,当前不宜过于悲观,但也不宜一味抢反弹。可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精选个股,逢低吸纳。
中国股市不仅会再跌,而且还会跌得更深。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一、从股市牛熊周期来看,中国股市正处于熊市后期,熊市不言底,熊市不言底的主要原因是熊市是震荡向下的,在熊市中无论你如何精准的抄底,都会存在踏空下一波反弹行情甚至再次被深套的风险。所以从熊市的运行规律来说,现在断言阶段性底部已经出现为时尚早。
上图是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10日998点到2007年10月16日的6124点,完成了第一轮牛市上涨,涨幅高达422%,随后是长达8个月的调整期,指数由6124点跌至3400点附近后在企稳回升,随后在3000点到6000点之间箱体震荡长达2年之久,直到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股灾后,A股也未能幸免,由6000点上方再次跌至1600点附近,跌幅高达75%,随后在4100点至1600点之间展开长达8年的震荡筑底。
这轮牛市自2012年12月1949点开始,至1989年一月3587点结束,涨幅达81%,期间出现9次30%以上的回调,2次熔断,期间各种重大利空频出,包括美联储加息缩表,金融去杠杆,中美贸易战等。
在熊市下跌初期,由于利空消息尚未集中释放,阶段性反弹幅度大且持续性强,随着下跌的持续,利空消息逐步被消化和释放,所以后期反弹不但幅度小,而且持续性差,下跌趋势一旦形成,在没有较大利好刺激的情况下,下跌趋势很难真正拐头向上。目前看上证指数在2500点附近已经严重超跌,但由于后期利空消息或继续集中释放,阶段性底部或在2200点附近出现,真正的历史性大底或在1800点附近出现。
二、从股市市盈率水平和国外指数市盈率比较来看,截止2019年1月,A股平均市盈率仅13倍,低于历史70%的时间,整体处于较低的估值区间,随着后期利空消息进一步集中释放,估值或将进一步降低。
上图是上证指数市盈率(TTM)变化趋势图,2015年6月份牛市结束时,上证指数市盈率为22倍,而目前已经降至13倍。
下图是上证指数和国外主要指数市盈率水平比较图,国外主要指数市盈率普遍不低于20倍,而上证指数在牛市结束4年后的现在,市盈率在13倍附近徘徊,可见A股目前确实处于估值较低水平。
三、从全球股市横向比较来看,中国股市目前也是最弱的。
上图是对全球15大股市2018年全年涨跌幅的比较,可以看出只有中国上证指数跌幅达25%,其余市场均为牛市,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上证指数全年跌幅却是第一,2019年1月份全球股市共振反弹,但中国股市反弹力度也是最弱的,上证指数月涨幅仅6.5%,而美股道琼斯30指数涨幅超过11%,其它指数也基本在10%左右。
总结:中国股市不仅会再跌,而且还会跌得更深,在没有出现较大利好刺激的情况下,下跌趋势很难真正结束。不过,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压韵,过去股市出现过1600点,未来股市还可能出现1600点,但1600点附近第一次是熊市中段,后一次是历史性大底附近,现在不是1600点不是阶段性底部还是底部很远,而是1600点这个阶段性底部已不远,但历史性大底尚很远。
最后,送给大家两个锦囊:第一,股市越跌越不能去割,割了就再也等不来低位了。第二,股市越跌越不能去追,不是钱多也没地方花,而是没有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