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时属什么五行?

肖梓浩肖梓浩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巳”是什么? 已的本义是: 《集韵》曰:“已,止也。”“巳”即停止、终了的含义。引申为过去、完结之意。 “巳”还是指“巽”卦,《周易·序卦传》云:“家有故物,必散之而后收,故受之以巽;巽者,散也。”这就是说,“家有一堆旧东西,必须先处理掉,才能继续买新的,所以下面的卦就是巽卦”,而巽的意思就是“散”。

从“巳”的字大多与停止、结束有关,如: 矣、嗣、祀、志、事、寺、祉等。 “巳”的五行属性为“火”! 那么,问题来了——“辰”的五行属什么? “己”的五行又该属于什么呢? 先看看古代的注释——

1.李阳冰曰:“己,田象也。” 2.王符《潜夫论•五德志》曰:“土德之瑞,应于辰巳之岁。” 3.贾逵《周礼·天官·司尊彝》“辨九贡,物用则攸遂”东汉注疏:“九贡,指九州所贡之物。一曰粢盛(zī shèng),二曰稷米。”晋代学者杜预注曰:“黍也。”西晋学者张揖著《广雅·释草》:“秫,稻也。”明代学者杨慎在《丹铅总录·地理》中云:“今北人谓小米为粟米,南人谓小米为糯米;以糯字为米者,非。盖北人种粟,苗甚高,熟则穗皆下垂,其粒亦软;南人种稻,苗甚低,熟则穗皆直立,其粒亦硬。” 综上所言,古人看来,“辰”的五行应当属于“土”;而“已”则是“阴火”。

现代学者对此又有不同观点——

1.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辰,季春木气行令之时。”(注:季春即暮春,三月。立春、春分过后,春天第三个节气。) 2.徐朝祖著《五行大义·土部》:“凡土居中央,施化无穷……至己亥而极盛。”(注:己亥,干支之一,农历年末最后一天。) 3.赵守愚着《五行集解》:“戊癸属火,火生土。……己亥,土旺之极。” 4.李约瑟博士着《中国科学技术史》:“虽然‘金’和‘水’似乎占上风,但‘木’‘火’和‘土’始终未被遗忘。我们当然可以忽略这种矛盾,把它们看作是一种关于‘五行’的历史理论。”

邰桂花邰桂花优质答主

十二时辰,子、午、卯、酉为四正,寅、申、巳、亥为四隅,加上辰、戌、丑、未等阴阳合,这十二个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

古人认为这十二个时辰分别对应十二生肖,而十二生肖正好分别在每个时辰兴旺。于是,十二时辰对应了十二生肖。寅(3—5时)、卯(5—7时)为木;子(23—1时)、亥(21—23时)为水;辰(7—9时)、戌(19—21时)为土;丑(1—3时)、未(15—17时)为金;巳(9—11时)、申(15—17时)、酉(17—19时)、午(11—13时)为火。

十二时辰

子时(23:00—01:00)为大渊,癸水水旺;丑时(01:00—03:00)为海隅,丁火气绝;寅时(03:00—05:00)为平旦,甲木木旺;卯时(05:00—07:00)为日出,丙火气绝;辰时(07:00—09:00)为食时,己土土生;巳时(09:00—11:00)为隅中,庚金金死;午时(11:00—13:00)为日中,乙木木绝;未时(13:00—15:00)为日昳,辛金金死;申时(15:00—17:00)为哺时,壬水水死;酉时(17:00—19:00)为日入,戊土土死;戌时(19:00—21:00)为黄昏,庚金金死;亥时(21:00—23:00)为人定,戊土土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