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怎么没地铁?

梁振宙梁振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表示非常赞同“高赞答案”的看法——确实没什么必要修。 但问题是谁来掏这个钱呢? 扬州市区人口约130万(2016年数据),比苏州园区、东莞长安这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市中心都少。如果按每平方米地下空间的GDP贡献量来计算,大约只有上海的六十分之一到七十分之一之间(仅供参考);假如要把整个市区都铺满轨道交通,投资额可能高达百亿。而即使把仪征市和江都区的居民也算进来,也不过两百多万,还不如深圳南山区的人口多。

其次,再来探讨下为什么建了那么多年的南京地铁二号线南延线会经过新庄、经五桥进入扬州呢? 为什么不沿宝带路直接过江,而是绕道北环路再拐进文昌西路?! 从地图上看,其实沿着宝带路走并不远,甚至比从仙鹤街走到文昌中路还要近一些。可偏偏不走这条路。原因何在? 北绕城公路到底是在规划还是在建?网上各种信息都有。不过无论是不是在建,这条路的通行能力之弱是毋庸置疑的。据说在早高峰时段,由北向南的车流可以排到七里甸附近甚至更远……要知道,这可是条快速路啊! 而据我所知,在旧三环以南,还有一条同样被称为“北路”的规划道路。如果是规划的话,现在就动工未免太早,如果是在建,那么为什么不修成双向四车道或者六车道?为何现状如此羸弱? 我不是规划专家,但我觉得以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北京和上海都可以轻松容纳更多人口,更别说是南京这样距离长江不到十公里的一座沿江城市。 个人认为,现在国家出台的这些限号、限行政策根本没有什么用处,盲目迷信公共交通。试问,一个连车子都不敢轻易买的家庭怎么指望他能够选择地铁作为日常的出行工具?!

解兵海解兵海优质答主

1、人口、GDP、财政收入等硬指标不符合建地铁要求。

其实中国有50个左右的城市已经有了规划中的地铁线路。但是想真正动工还是需要满足以下几项硬性标准:市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人,GDP达1000亿元,财政收入过100亿元。

2、扬州和南京、镇江的30分钟交通圈将打造两条轴线的城际交通骨干结构:一条是沿江城际铁路,另一条是即将建设的宁镇扬南线,而扬州沿江的江平路正作为这一铁路线的预控道路。

3、在城市交通中,扬州市民还是以自行车及电动车为主,而南京、武汉、广州等城市以公交车为主,这些城市建地铁主要目的是改变公交体系不完善的问题。

4、扬州城市规模及人口数量决定了其不需要地铁这种“大而重”的交通工具。扬州的城市规划中明确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200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200平方公里;至2030年,城市人口控制在267万。

5、扬州在城市规划中已经进行了多轨的BRT设置,BRT在成本、建设等方面更符合扬州这种中等城市的需求,建成后也会对扬州市交通起到较大的改善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