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指什么生肖?
时(巳)属蛇,午(马)未(羊)都是土;辰(龙)申(猴)都是金。 寅(虎)卯(兔)都是木。 亥(猪)子(鼠)都是水。 酉(鸡)戌(狗)都是火。 按五行相生的关系,水(亥)生木(寅),所以应该是虎和兔子。 但按照周易理论,一个卦像的阴阳是相对的,上阳下阴叫做“经卦”,相对的一阳一阴叫做“别卦”。 其中经卦又分为三种类型,乾(☰)坤(☷)属于纯阳纯阴卦,震(☳)艮(☶)属阴中有阳,坎(☵)离(☲)属阳中有阴。 别卦是由两个经卦上下重叠而成。根据阳数多少,又分为六十四卦。
每卦都有阴阳两面,共为八个方位。 每个方向都对应着一种动物,具体对比如下: 震(☳)——龙 巽(☴)——鸡 坎(☵)——鼠 离(☲)——马 震(☳)—牛 兑(☱)—鸡 乾(☰)—蛇 坤(☷)—牛 从上面可以看到,除了震位,其他七个方位的动物与时辰的对应都是阴阳相合的。 只有震位奇怪地选择了龙。 而我们看到的农历日期中的“初一”“十五”就是由这个特殊的震位决定的。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只是中国古代的划分方式,与现代科学有很大差异。
酉时,又称为酒时,是十二个时辰中的第九时辰,“日入”之后是黄昏。酉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地一片苍茫,是鸡开始回笼入圈的时候。
酉时上半夜为日入,下半夜为黄昏。黄昏一词,最早出现于《楚辞》之中,日落以后,黑而有光,为黄昏。酉时,西方太白星明,此时的色彩,由白而黑,白日开始消散,黑夜开始降临。《尔雅·释天》说:“昏为旭光。”旭光为黄昏之光。黄昏为一天中最后一抹余光。
这个时间正是人们下班回“笼”后享受与家人团聚亲密时光的时候,这个时间是鸡回笼入圈的时候,酉时,也叫鸡入。《淮南子·原道训》说:“日出于东,日入于西,昼以耕作,夜以仓廪,寒暑不忒,节气不差,辰星不出其趣,太白不敢失行。日入而沫,鸡栖于埘。”
鸡鸣是天将明的标志。《周易·说卦传》说:“鸡,东方之音也。”古人以鸡鸣为夜三更。“古人将夜晚分为五更,每更约为两小时,三更是午夜十二时左右,三更半夜亦曰夜半子时也。”三更时分,鸡叫破晓,又为鸡鸣时。
酉时鸡入窝了,狗也该出动了。俗话说:“狗不跳西,鸡不安巢”,就是说鸡回窝了,狗出动了,准备抓捕宵小之徒了。狗,忠义勇猛,守夜巡逻,不让黑夜有可乘之机,保卫人们的安宁。《尔雅·释兽》说:“狗,守宫庙,日吠”。《墨子·号令》说:“为吏委吏,日暮戍竟,当还者,令毋得径入里市,令里父老、伍人必举火,夜击晨,令狗吠而后入之。其未击晨,犬弗吠,里父老、伍人得毋与入。入者,告有司,坐之”。这说明狗也参与里门防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