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五二五是什么生肖?
“五五二十五”应该指的是《黄帝内经》的“五行”“五味”,和《易经》的“五行”以及“五位相得 (五行相生)、 “五星行度”(五行相克)等都没有什么关系。 因为它们出现的顺序是“五行”->“五色”->“五声”->“五脏”->“五味”。 所以指代的是“五脏”
1.先秦中医文献中提到“五行”的地方很多,比如《周礼·天官》:“疾医掌养万民之病……四时皆有王事,以医治。”又如《左传•庄公二十五年》:“寡人之疾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入口,膏不从靴而趋下,志不行,精不达。”这里的“疾医”“攻之”、“补之”体现了中医学“扶正祛邪”的原则;
2.到了汉代,“色”进入了中医领域,张仲景《伤寒论·阳明病篇》提到:“脉浮而芤,浮为阳,芤为阴,阴气盛,故口渴欲饮水。”这里“阴阳”的判定依据是“浮沉”和“芤”,属于现代临床常见到的脉象;
3.到东汉末年,“声”开始进入中医文献,张仲景《金匮要略·水气病》中说到:“咳嗽,痰涎,喉中作痒,唾沫。”《伤寒杂病论》中还有“小呕”、“哕”,这些都是现代中医诊断中的“症”; 4.晋唐时期,“味”出现了,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谈到治风痹的方子,第一句话就是“青皮一斤,水三升,煮取一升……”这已经接近于现代的方剂了;
5.宋元之后,“色”和“音”开始并列出现,例如《素问·五色》:“赤色者,病在血脉也;黄色者,病在脾……白色者,病在肺……黑色者,病在水。”《难经·四十九难》:“心……其音呼;肺……其音哀;肝……其音叹;脾……其音歌;肾……其音促。”这些理论逐渐演变成了今天我们所说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