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侧身攻球好练吗?
这个问题问我,问对人了! 本人最擅长侧身进攻,曾经创造了三十秒内连得21分的奇迹(当然,这是和水平比较差的对手)。 首先明确一点概念:我们说的“侧身”并不是真的身体侧过去,而是说“重心侧移”。 在传统直拍快攻打法中,由于武器库里的“王炸”是大核盖打。在击球前,运动员的重心基本上处于稳定状态。
而在侧身打法中,由于大核盖打被削球手化,变成了短促发力,所以增加了球员的球感、手感以及肌肉记忆的成分。因此不是把身体完全侧过去(那肯定打不到球),而是在击球瞬间,身体的重心迅速移到支撑脚并猛扑上去发全力击出。 所以你说能不能练出来?我的答案是非常能。但前提是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
我教过不少乒乓球爱好者,其中大部分是在我这里买过球拍或者球友(我同时销售球具)的人,我会告诉他们如何选拍,如何护齿,如何热身等等。但在练习方面,我没有时间一个个亲自去教他们。于是我自己总结了一套训练方法——以多取胜。
也就是说你一个人可以和一个机器人对战,也可以和自己对战。你的目标是尽可能多地战胜这个“敌人”。 比如拿一张A4纸来练习正反手拉球,你可以设定不同的难度系数。可能你最多只能拉十个球,那就设一个十次计数器;也许你能拉一百个球,那么设一个五百次计数器。然后不断变换发球方式和落点,努力让自己胜率高一些。
你也可以自己创造一些规则。比如限定自己的发球,不让对方接发球(这很考验你的发球能力和预判能力)。又比如,规定自己在十米内抢攻,得分后向前挪动一步作为奖赏等等。 总之你要想办法让自己多赢球,这样才能提高你的胜率。 我就是这么练出来的。现在我的正反手拉球都很强。虽然我打球不多,但基本每次都能拿到分数……
侧身攻球是弧圈球(包括横板两面弧圈和直板横拍弧圈)选手在对攻中得分的一种较为有效的手段。弧圈球的转和重,使对方难以回出高球,而回球质量较高时,又为侧身创造了机会。
侧身攻球的基本要领,在一般的乒乓球书籍中都有介绍,概括地说,侧身攻球,首先要“侧身”,即由正手位向中线或反手位前滑一步,并同时向右转身半圈(右手握拍者),使右肩正对球台,然后根据来球,用正手还击。从发力和动作的结构看,侧身攻球比一般的反手攻球要有力、要简单(向正手位扣拉回球),比一般的正手攻球有角度(击完球还能跑正手位大角),比横板的反手弧圈球要稳(横板两面弧圈反手基本只能击打短球),所以是横板直板弧圈选手必须掌握的得分手段。
初学者在掌握了基本的正反手攻球和步法移动以后,就可以开始练习侧身攻球了。
方法:
(一)找人对练。水平略高于自己的,是最好的陪练。站在近台,不要拉球(拉了球,初学者也受不了),就来回推挡,然后有意给对方拉球,对方多半会回一板正手弧圈(弧圈球初学者也多半不会拉反手弧圈),然后站在原地,侧身,正手回击来球。
(二)如果找不到人练,还可以练“无球队”。自己站在球台旁,模拟来球方向,向正手位前跨一步,并同时向右大转身,先不要挥拍,而是坚持15—20秒左右,等适应了再重复做,反复几次之后开始空挥拍。无球队主要是练转体和发力,要领同有球队一样。
一般练半个月左右,就算开始入门了。这时你就可以找水平低你一些的打对练了,从简单开始,由浅入深,由少到多。在这一阶段,注意把握好两个原则:
1、打人站位的中路。这样,对方的来球一般为正手位弧圈,而你的回球也是正手位,可以全身心投入对拉之中。
2、把重心控制在自己正手位附近。因为如果你重心前移过度,你的回球质量可能不高,而对方如果打的是直线或反手小三角,你往往又来不及回身。这个阶段,你主要打回双方正手位,目的在提高转体后拉球的质量、提高转体后的步法移动速度和保持对拉的相持时间。
在能较为轻松地打对方正手位的中路后,就可以开始有选择地主动侧身了。方法是在对拉正手位弧圈之后,站在原地主动侧身回拉或扣拉对方的来球。此时,对方来球多半已是你的中路或反手位。这一阶段,你的重心开始后移(因为对拉阶段多有前移),击球时注意向反手位大角发力。这时侧身,你往往会回击中路球或打反手位的小三角。
在掌握了一定的主动侧身后,可以进入第三阶段:定点侧身。方法是主动拉1板中路球或反手位小三角并向前跨一小步,诱使对方回中路直线(这时对方多处于满场跑,没有时间退场回个大弧线),然后侧身向反手位小三角移动,并扣拉来球。这一阶段,击球时,重心开始向前移动,甚至可以做两次前交叉步,使自己完全处于击球的最佳位置。这时,回球的角度可以非常大,球速可以很快,质量也很高,对对方威胁很大,而且,对方往往跑不到。
一般来说,熟练地掌握定点侧身后,侧身的功底已打得比较扎实。这时,就可以进入第四个阶段,即自由侧身阶段。
所谓自由侧身,即站在正手位,向中路或反手位移动,击球前和触球时完全侧身。这一阶段,你的步法、转体和拉球可达到随心所欲的程度,能从正手位直接侧身到反手位,能从反手位直接侧身到正手位,对方无论打正、反手位的什么位置,你都能以侧身这种武器予以回击。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四个阶段,往往有重合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