褀在五行属什么?
在古代,褀和祺是两个字,“褀”字的象形表意特征是:手拿两张皮盖在祭猪身上。本义是祭祀美玉。
引申义有二:一是美好、吉祥的事物,如《书·康诰》:“于万斯元,辞其耻且可,不悔。于不(丕)役,不询于王谋,迪造厥口陈,iale。则亦有终”。这里的“褀”指善事。二是获得美好、吉祥事物之福庆,如《诗·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己曰不可,勿俾褀也!”这里“褀”指福庆。又《书·洛诰》:“王曰:‘拜手稽首,朕不道、不德,不能供命。其丕愆大命,隹凶虐昏败,害加于一厥民,克胥以滋,其作民害,曰:聿增乐。’”此“褀”指喜庆。又如“大福”、“大庆”。
“祺”字的象形表意特征是:人手拿着一种带叶花草。本义是香草。
引申义有二:一是祝祷吉祥美好之事,如《玉台新咏·为褚坚作述行赋》:“庶凭馨香之德馨,述令祈于皇祉”。此“祺”指祥瑞,吉祥。二是祈请吉祥美好之事的来到为“祺”,如《书·洛诰》:“王曰:‘拜手稽首,朕不敢蔽享,未能从先王典,未敢废典,式和礼乐。式□用乂,依绍殷先哲王,绵绵不绝于天,用庪保乂有殷、式敷不闲于四方,用能定尔子孙于下地、世享。”这里“祺”指安宁,吉祥。
“褀、祺”二字的本义不同,但两者的引申义中有二义相交叉。所以,人们在长期的交际活动中,便常常相混用,甚至合二为一为“祺”字,这样“褀”字便渐渐被闲置不用(《现代汉语词典》里已无此字),以致人们只知有“祺”字而不知“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