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低空什么时候开放?
中国不开放低空的直接原因是安全问题,根本原因是经济问题——财政负担的问题。 为什么说安全是直接原因呢? 众所周知,民航是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组成部分,而民用航空器主要航行在万尺高空,一般民用飞机在飞行时,高度都在5000米以下,目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允许民间飞机制造、销售和运行,只要遵守相应规则,即可开展飞行活动。 但低空空域,也就是低于6000米的空域,情况就有所不同了。 在这个高度的空中,飞行器的密度与高空相比要大的多,而且活动对象主要是民航运输机、通用航空器和轻型飞机,也包括一些无人机。这个高度的安全隐患主要来自于其他飞行器或者飞行的干扰。 为了国家安全,必须对这一区域实行有效管理。建设一套完整的无线电通信系统,实时地与其他飞行器进行通讯,是确保安全的重要前提。
目前,我国的《无线电台管理办法》中规定: “凡向公共电信网提供语音信息传送业务(含互联网传真)的终端,须配备有效的无线电台执照”;“未取得无线电台执照的,不得使用无线电台(站)及设备。” 由此可以看出,没有取得相应的许可,就不允许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也就使黑客等非法入侵成为了无用功。
但考虑到经济的因素,相关管理部门并没有对低空实行全面管控,而是选择对一些影响较大的领域重点管理。比如对通用航空领域的管理就非常宽松。 根据《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第三条规定: 任何个人或者经营单位想要涉足该领域都必须首先获得通行许可证即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但是办理该证件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只需要提供法人身份证复印件、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就可以办理。